首页 > 育儿 > 父亲的这5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你的家庭上榜了吗

父亲的这5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你的家庭上榜了吗

父亲的这5个坏习惯,最容易被孩子“模仿”,你的家庭上榜了吗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着名文学家哈伯特也说过:“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孩子性别意识的形成比母亲更重要,尤其是对于男孩。父亲必须给孩子建立规则,引导男孩向男人的方向发展,教他们勇敢、理性、负责任、敢于参与社会活动、关注世界等。

一个好爸爸,懂得如何教育孩子,学习怎样爱孩子,用浓浓的父爱,为孩子撑起澄澈的蓝天,让孩子拥有灿烂的人生。

以下5种不合格的父亲,他们的所做作为往往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1、在孩子面前抽烟的爸爸

我们常说:二手烟的危害比直接吸烟还高。

当爸爸们在享受吞云吐雾的快乐时,有没有想过这种快乐是以牺牲孩子的健康为代价的?

吸烟不仅仅对吸烟者有害,对身边被迫“吸二手烟”的孩子更是危害重大:

香烟燃烧时释放出来的化学物质,会加强孩子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增大哮喘的发生;爸爸经常吸烟,孩子会容易患上支气管炎和肺炎,发生率与爸爸的吸烟程度成正比;此外,“吸二手烟”还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伤害,尼古丁在体内分裂后所制造的可丁尼,会使孩子的阅读、数学和推理能力变差。

为了孩子的健康和未来,爸爸们一定要减少吸烟的次数,甚至戒掉烟瘾,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无烟的家庭环境。即使戒不了烟,也一定不要在孩子面前吸烟。

2、手机不离手的爸爸

刘烨在带儿子诺一上《爸爸去哪儿》的时候,一度是手机不离手。

在最开始的“密室测验”环节,父子俩在被关在密室里的1小时内,诺一不断在一旁絮絮叨叨,而刘烨始终手机不离手。有一次,面对父亲的冷漠,诺一忍不住说“前几年见过一次观音菩萨,他劝我和你聊天。”试图让爸爸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下来。然而刘烨对此并无太大感触,继续沉迷手机。

在我们身边,像刘烨这样手机不离手的爸爸绝对不在少数。

爸爸因为手机而忽略了孩子,这无疑是一种冷暴力,孩子会感觉到爸爸是在敷衍自己,自然也不愿与其交流。孩子会感觉自己不受重视,甚至孩子会觉得爸爸不爱我了,自己没有手机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变得非常烦躁,甚至为了引起爸爸的注意,变着法子跟爸爸对着干。不明情况的爸爸们,往往责骂孩子,孩子会感觉更委屈,亲子关系也会随之有了更大的隔阂。

此外,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倘若爸爸成天拿着手机在孩子面前玩,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而孩子的自我控制力比较差,接触到手机会容易上瘾,这对孩子的视力、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特别不利!


3、不关爱妻子的爸爸

孩子最大的安全感,就来自看到父母彼此相爱。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去爱孩子的妈妈。

而且,父亲用行动为孩子做出了爱的示范,孩子从小就可以在父母身上学习到什么是爱,怎样去爱。

如果一个父亲一点都不理解自己的妻子,因为一点小事就争吵,会引起孩子的恐惧、情绪不稳定。长此以往,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和心理失衡。

一个孩子如果常常看到母亲伤心地哭泣,他会试图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力去安慰妈妈,会把让妈妈快乐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在家庭里承担了爸爸的角色。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全职妈妈一个人既要负责孩子,又要负责家务,几乎比上班还要累;那些上班的妈妈,在单位要做女强人,回家还要完成家务和照顾孩子的责任。一方面,爸爸们要理解妻子的辛苦,多给她一些鼓励和赞美;另一方面,爸爸们在下班后要尽可能地帮妻子分担一些家务,给妻子足够的体贴和关爱。

4、控制欲过强的爸爸

当代家庭教育家王东华教授提出,严父毁子比慈母败儿更加可怕,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背后一定站着一个控制欲强大的父亲!

有的爸爸过于大男子主义,控制欲太强。无论任何事情,都是自己说了算,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会剥夺孩子自我表现和发表自我看法的机会,让孩子产生“我不会”“我不行”“我不好”的心理,导致孩子自我怀疑,性格懦弱。

而且,控制欲太强的爸爸会过于威严,无形之中给孩子一种压力,给父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亲会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和标杆。父亲独裁专制,在男孩的头脑中会形成这样的印象:男人和父亲就是独裁者。从而将自己复制成父亲的翻版。

如果你或你的爱人是一个控制欲强大的爸爸,从现在起,请放下那些约束孩子的条条框框,收起那些严惩孩子的工具,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心声。

严父要有威严却不失亲和力,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多换位思考,对孩子要有同理心。让孩子既爱你又敬畏你,当孩子做错事,作为父亲有责任教育孩子,但必须做到以理服人。

5、育中缺位的爸爸

中国家庭一直有个误区,那便是“男主外,女主内”。很多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总是当“甩手掌柜”,把孩子扔给妈妈管。

然而,如果爸爸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参与度不高,男孩子很容易缺少阳刚之气,变得有点“娘”,而女孩会在无形中承担起一部分男性的角色,像女汉子。

有心理学家指出,在孩子12岁之前,往往把父亲当成自己的榜样,对父亲往往有一种强烈的崇拜之情。孩子会下意识的去模仿父亲的行为方式。在心智成熟之后,会努力去抵达或者超越父亲的高度。

爸爸不能在家庭教育中缺位,尤其是在孩子12岁之前。一个好的父亲,一定要在格局和立志上为孩子做好榜样,这在未来将会决定孩子所能抵达的上限。

爸爸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每周至少和孩子沟通两次,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快乐和烦恼。有时也不妨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与家人每周运动或出行一次,增加与孩子和家人交流的机会。

在无法陪伴孩子时,爸爸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沟通,倾听孩子,向孩子表达赞赏和爱。


教育没有捷径,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是爱。

希望每一个爸爸都能承担起父亲的教育责任,不以暴力手段制服孩子,放下你的控制欲,从现在起,做一个慈爱又有底线的爸爸吧!

坏习惯会成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好习惯则会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你,所以父母要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让孩子走的更远。

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成功的一大因素,想要塑造孩子独立的意识,良好的品格,要抓住关键时期。

有见识的父母,不等于有钱的父母。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如果我们总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为何不陪他们看看故事书,谈谈心得体会呢?这也能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和羁绊。

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

69.9元全套10册儿童绘本,平均下来一册都不到7块钱,不过就几根棒棒糖或者一顿早餐的价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过就忘,可孩子从绘本里学到的道理,却可以记得一辈子,爸爸妈妈们何乐不为呢?

有需要购买的家长朋友们,点击以下商品卡即可购买↓↓↓


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 0-3-6岁 勇敢做自己【10册】
¥69.9
购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58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