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然而,印度即便吃了大亏也不愿意吸取教训。自加勒万河谷冲突,印军死伤20人之后,印度不断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部署,试图造成大兵压境的阵势。
据卫星网近日消息称,一名印度高级官员在匿名情况下告诉彭博社,在两国降级紧张局势的高层会谈之后,印度将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拉达克地区沿着4057公里的实际控制线部署35000名士兵。
彭博社援引印度官员的话称,在拉达克东部地区增派士兵将改变边境现状,给印度本来已经紧张的军事预算带来压力。既然财政吃紧,没钱给军队,印度为什么还要大规模陈兵边境呢?
事实上,印度这是为了转移国内危机,满足国民民意需求。自中印边境冲突以来,印度国内迅速刮起了一股反华浪潮。中国手机和软件等产品纷纷遭到了印度人的强烈抵制。印度一些民粹主义者甚至呼吁莫迪政府加强军事部署,以找回1962年失去的尊严。
印度的冲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俄罗斯以色列法国趁机给印度买武器,试图加强与印度的军贸关系。而日本美国则响应印度请求,在印度洋与印度海军展开联合海上演习。国际社会的"支持",使得印度精英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印度似乎有能力挑衅中国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
对于印度的冒然行动,中国及时发出了制止声音。中国希望印度本着边境和平的诚意减少军事部署,两国军队后撤到指定的地区。据印度外交部日前表示,印度和中国的外交部官员在周五讨论了印度和中国边境地区的局势,以及沿实际控制线正在进行的军队脱离接触。也就是说,中国希望维持和平状态,而不是通过武力解决矛盾分歧。
中印是世界上最大两个人口大国,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如果中印爆发冲突,那么得利的便是作壁上观的西方集团。美国一直千方百计阻止新兴国家崛起,破坏全球一体化进程。印度贸然挑衅中国,直接会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因此,印度如果清醒的话,实在不应该在北部边境加强军力。
现如今的中国,比之1962年,其军事实力有了质的提升。根据全球火力排行榜显示,中国军力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美俄,而印度则排在中国之后。中国取得的进步限于军事,在科技政治上的成就也是印度无法相比的。以航天科技为例,中国具备了载人登月火星着陆的技术,而印度至今未能成功登陆月球。莫迪多次作出指示,希望印度能够成为比肩美俄中的航天大国。但月球2号登陆失败之后,印度的太空雄心受到了重挫。
当下,全世界还在为疫情困扰,印度国内的疫情十分严峻,莫迪政府应当把心思放在国内,而不是对外挑衅。自古穷兵黩武没有好下场,莫迪将为自己的冲动任性付出惨重不可预知的代价。专家指出,一旦印度挑起战争,那么印度将一夜回到解放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