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南山集团目前已经是千亿级别的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的资产规模达到1359亿元,其业务涉及铝业、纺织服装、房地产、金融、旅游、教育等诸多领域,集团旗下的南山铝业于1999年在A股上市,是全球唯一同地区拥有热电、氧化铝、电解铝、熔铸、铝型材/热轧-冷轧-箔轧/锻压的完整铝加工最短距离产业链。但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兴产业逐步取代传统工业成为内生经济新的发展动能,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伴随着一批企业的衰落和另一批企业的崛起,布局铝业和纺织的南山集团也渐渐走在了下坡路上,业绩增长乏力,债务负担沉重,近期公司的债券迎来集中兑付,引发了外界对于公司偿债能力的担心。
债务压顶,盈利下滑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南山集团发行的企业债就在二级市场遭集中抛售,2019年12月20日,南山集团发布的关于“18南山05”的回售实施结果公告中显示,这只2019年1月份发行的公司债,遭到大多数投资者的回售,债券的发行金额为5亿元,但回售金额达到4.5亿元。
近期公司的债券再次面临集中到期兑付,7月24日,南山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17南山02”回售有效登记数量为49.95万手,回售金额为5亿元,回售兑付日为8月14日。从“17南山02”的回售结果来看,回售金额达到4.99535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几乎全部投资人都选择了回售,而就在前不久,南山集团10亿规模公司债“19南山04”回售金额为6.66亿,债券集中兑付给资金面本来就很拮据的南山集团带来了不小的财务压力。
根据界面山东不完全统计,截至最新,南山集团的存量债券为25只,规模达到159.5881亿元,今年年内公司有33.9亿的债券面临到期兑付,其中8月22号和10月23号分别有10亿规模的中期票据到期,10月25号和12月22号分别有5个亿的短期融资券到期兑付,12月5日有3.90亿元的公司债到期。2021年,公司将会有更大规模的债券到期。
南山集团的债务逐年累加,据公司发布的年报,截至2019年底,公司的有息负债达到443亿元,其中短期债务224.09亿元,长期债务219.01亿元,事实上,南山集团的有息负债在近些年一直呈现逐年攀升的走势,从2012年的207.38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443.1亿元,翻了一倍还多。
界面山东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集团融资成本不高,但庞大的融资规模依然带来了数额不菲的财务费用,财务报表显示,去年南山集团的利息支出达到21.65亿元,而同期公司的利润总额才只有39.77亿元,庞大的债务规模严重拖累了公司的盈利水平。2019年,南山集团实现营收434.61亿元,同比增加0.67%,实现归母净利润24.55亿元,同比增长17.12%。但需要注意的是,利润的增加并不是由主营业务贡献的,而是变卖资产获得的非经常性损益,2019年年底,南山集团以68.5亿元对价,将其名下航空板块资产打包出售给青岛城投,这些资产包括青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南山公务机有限公司、山东南山国际飞行有限公司三家公司的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为24.51亿元,如果扣除这部分非经常性损益,那么去年公司的利润是同比大幅下滑的。
今年一季度,或多或少的受到疫情的影响,南山集团的营收为87.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3.33亿元,而去年同期的数值分别为96.99亿元和43.22亿元,不管是营收还是利润都出现下滑。盈利下滑的同时,短期债务压力还在增加,公司的短期借款在今年一季度达到132.84亿元,较2019年年底的112.39亿元继续增加18.20%,流动比率进一步降至1.18,为近十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13年公司的流动比率达到历史最高值1.63,随后便开启了一路下行的周期,而这正好和上文提到的有息负债的扩张周期相吻合。
界面山东
事实上,南山集团的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下游客户回款困难造成的。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说,央行自2013年开始收缩货币的发行量,M2同比增速持续下滑,这一问题体现在微观层面就是企业的现金流出现紧张,由此衍生出企业回款困难的问题,南山集团的应收账款及票据规模在2016实现翻倍增长,随后一路攀升,而同期的预收账款一路下滑,这背后的本质是公司利润产生的大量资金被下游客户占据,也间接表明南山集团相对于客户的话语权并不高。
界面山东
依赖纺织和铝业,南山集团难逃“明日黄花”的命运
南山集团最核心的板块是子公司南山铝业,除此之外还有正在谋求上市的南山智尚,这两家公司分别隶属于铝行业和纺织服饰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大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前景都很有限。
着眼当下,中国的铝行业整体上依然处于过剩的状态。
铝最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原铝)——铝材。2018年,全球氧化铝产量1.3亿吨,其中中国占了54.85%。从2004-2018年的这15年是全球氧化铝高速增长的阶段,年复合增长率为5.47%,其中中国的增长率高达17.82%,而国外仅为0.76%,中国贡献了全球增量的90%以上,但是2018年中国氧化铝产量仅增长1.2%,2019年则基本零增长,已经告别了快速增长的时代。另一方面,2019年中国氧化铝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3.77%,是2011年以来的次低值,比2012年的最低值仅仅增加了约0.08个百分点,这一数据也表明行业整体仍然处于产能过剩的状态。由于没有政策方面的约束,各家氧化铝企业总体仍在跑马圈地的阶段,2020年国内预计新增氧化铝产能570万吨,其中投产可能性较大的产能有400万吨,由此可以推断出,在需求不能有效提升的背景下,今年全国氧化铝行业过剩的局面仍将大概率维持,产能利用率将继续下降。
2004年-2018 年,全球电解铝年复合增长率达 4.78%,其中中国高达11.25%,国外1.04%,与氧化铝一样,中国贡献了全球电解铝增量的绝大部分,但2019 年中国电解铝产量出现小幅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全球市场面临很大的上行压力。2019年底,全国电解铝的产能在约为4100万吨,运行产能3640万吨,2020年的新增产能在348万吨左右,根据工信部的有关文件,全国电解铝的产能天花板已经形成,未来的新增需要通过旧产能置换。电解铝在建筑领域主要用在铝门窗、建筑幕墙及装饰等,主要与房地产竣工高度相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地产的强周期已过,铝行业消费总量很难有大幅的增长。
与老牌上市公司南山铝业不同,外界对于正在谋求上市的南山智尚缺乏足够的了解。公开资料显示,南山智尚的前身为南山纺织(曾用名龙口市东海纺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29日,主营业务为精纺呢绒及正装职业装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2017年12月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最新的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9年,南山智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6.64亿元、19.97亿元、17.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166.86万元、12111.68万元、12103.52万元,去年不管是营收还是净利润都出现下滑。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三年公司出口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34.78%、29.66%和28.97%,产品主要出口地为欧盟、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数十个国家及地区。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增多,美国对纺织品等中国部分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如果未来美国加征关税的范围继续扩大,那么将会对公司的出口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纺织服饰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几年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下游逐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经济体,而中美贸易摩擦则加速了这一过程。目前全球服装行业的主要买手集中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新冠疫情导致欧美市场的需求量大幅下降,向前看,危机之下的国内纺织服饰企业必须要进行转型,从出口依赖转变为拓展国内消费,发展自己的品牌,但转型必定是艰难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81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