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空腹血糖
精确的空腹血糖,是指空腹状态至少8个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情况下测得的血糖(注:少量喝水对血糖没有影响);超过12小时的“超空腹”状态以及午餐前、晚餐前的血糖都不能称之为“空腹血糖”。一般来说正常人空腹时间超过了12小时,空腹血糖会有明显的下降,随后通过自身调节机制,充分利用贮备能源补充血糖,血糖便会回升;因此空腹超过12小时的血糖水平一般不用来作为“空腹血糖”的数值。而糖尿病人就不同,饥饿时间过长,会因自身贮备能源不足且糖代谢功能存在障碍而不能及时补充血糖,从而导致低血糖的发生;而低血糖的危害比单纯的高血糖大得多,是应当坚决避免的。
空腹血糖的意义
1, 空腹血糖的水平能够预测餐后高血糖的程度,这也意味着在改善餐后高血糖之前,应先控制空腹高血糖,如果能先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水平,餐后血糖就比较容易控制。
2, 降低空腹血糖是推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的重要方面,降低空腹高血糖可有效降低24h血糖谱。
3, 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功能有着重要的关系。空腹血糖的升高与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密切相关,胰岛β细胞功能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因此空腹高血糖的长期控制是保护胰岛功能的关键措施。
是不是空腹血糖高了就要加大药量?
调整药量一定秉承一个原则,即“遵医嘱”;因为擅自盲目加大药量极容易导致低血糖昏迷等严重事件的发生。而且对于晨起空腹血糖高,要特别注意辨别“苏木杰现象”与“黎明现象”。
所谓“苏木杰现象”就是夜间血糖低,早餐前血糖高,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而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身保护,血糖出现反跳性升高;而“黎明现象”指糖尿病患者夜间血糖控制良好、 亦未发生低血糖事件 , 仅于清晨短时间出现自发性血糖明显升高或胰岛素需要量显著增高的现象,是由各种激素间不平衡分泌所引起的。
“苏木杰现象”需要减少药物用量,而“黎明现象”则需要加大降糖药剂量;如果将两者混淆,后果将十分严重:对于出现晨起空腹血糖高的糖友,注意监测凌晨2:00、3:00的血糖水平。如夜间血糖水平低,则为“苏木杰现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7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