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内循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要变了?

内循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要变了?

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的同时,应立足于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 1 -


什么是经济内循环?


看了昨天关于“内循环”的提法,稍微打消了一点我的担忧:


其实我比较害怕内循环变成闭关锁国和经济内卷。


好在内容依然说明对外开放是历史潮流,也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


这其实是不得已的。


我们之前就说过,世界经济从2008年开始就进入衰退期,存量争夺愈演愈烈,今年的疫情更让产业链开始脱钩,全球化愈发脆弱。


中美的关系也没有按照人们预想的乐观方向发展,从贸易到金融,从科技到地缘,摩擦是全方位的。


中国得益于全球化的外循环发展,但是世界同样获益,只是经济衰退把这个平衡打破了。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未来是不乐观的,所以这个时候提内循环其实是未雨绸缪。


外循环我们没法控制,这个时候内循环就要做做好,总要有一条腿是好的才能走路。


至于经济内循环可以理解为:


扩大内需市场,盘活国内资本,发展核心产业链,坚持科技攻关。


- 2-


经济内循环有哪些影响?


先来看外循环,以前主要是靠外向型经济来发展,出口商品,换来外汇,印人民币,楼市蓄水。


现在外循环受阻,内循环要启动了,相应的经济逻辑也要变了。再走之前的靠出口赚外汇,靠负债投资搞房地产就行不通了。


甚至可以说高房价成了内循环最大的障碍。


经济内循环要发展核心产业链,发展内需消费、培育新增就业,可养不起房地产。


门外的水管变细了,只能让门内的水更活一点,这也是未来三十年逻辑的转变。


从宏观来看,水是必须要放的,但是不能再进入房地产推高楼市了,起码不可能想像以前那样了,要进入股市给产业链融资,给科技攻关融资,这也是国家提出慢牛的逻辑。


从微观来看,市场不缺钱而是缺有效需求,什么是有效需求,就是消费者得有钱,消费者手里没有钱内循环根本起不来,所以减税降费就不说了,未来应该也会让水管向居民倾斜一点,什么农村土地流转、提高工资和养老金的措施应该会持续推进。


从行业来看,外贸估计要过苦日子了,看天吃饭吧,内需大有可为,把出口转内销也不是不可能的,未来谁能抓住内需市场新的增长点,谁就能赚到大钱。


时间关系,一时想不了太多,过几天整理一下思路,仔细来说一下内循环。


- 3 -

结语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内循环的增长其实缓慢而有限,主要是保证内生经济的良性循环,保证可以自给自足。


毕竟我们在粮食方面很多要靠进口,高精仪器配件也无法自主生产,内循环可能把这些短板都逐一提高补足。


但是,外循环才是最有效率和最大增长的点,我们搞得一带一路,非洲开发、人民币国际化,都是外循环,不能因为受阻就主动放弃。


所以,不能搞闭关锁国和经济内卷,也要警惕人们过度鼓吹经济内循环,认为关起门来也能发展的很好,这是吃过大亏的。


一句话:


内循环是修炼内功,是在外循环不畅的环境下的自我巩固和提升,大家希望的是内外循环都能顺畅自如。


就这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857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