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同样是搞郡县制,为什么秦始皇搞亡国了,刘邦搞却开创了大汉盛世

同样是搞郡县制,为什么秦始皇搞亡国了,刘邦搞却开创了大汉盛世

说到郡县制,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了解过,生于秦朝,成于汉朝。无疑是非常伟大的一个创举和实践,这么说吧,如果没有郡县制度,中国社会就不会有秦汉以来一直至1840年鸦片战争2000多年相对稳定的社会治理结构,它终结了西周以来分封制治理崩坍后接近600多年社会动荡,给了天下一个长治久安的基础。


秦朝郡县制推行者

大家要知道春秋战国以来包括老子、孔子、荀子、韩非子等大家之间的百家鸣争争的就是用何种方式来治理天下,结束这种社会动荡,这跟我们近代的洋务派、维新派、三民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争论是一样的,都是在社会剧烈动荡下寻求治理的不同主张,这么多年,这么多人不断想解决的问题,在那个时代郡县制的到来彻底解决了这个几百年的难题,所以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是多么地伟大,郡县制实施的正确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至今有一个问题总是会时时缠绕在我们心中,那就是郡县制固然伟大正确,但为什么秦始皇推行实施天下没有最终大治,反而在秦亡之时迅速崩坍瓦解,比如项羽称西楚霸王后,就压根没想过恢复郡县制,立即回到分封制,而刘邦建立汉朝后承袭秦的郡县制,到他的曾孙汉武帝那里却取得了完全的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秦始皇和刘邦都实施郡县制,效果却大相径庭?


秦始皇

其实细细想来,究其原因,主要的问题出现在郡县制的实施策略上,秦始皇和刘邦实施效果的差距就在于实施步骤和实施条件的理解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郡县制实施的步骤,秦始皇和刘邦实施郡县制的环境局面其实是差不多的,秦刚刚统一六国,汉也是刚刚结束诸侯战争,但两者却采取了完全相反的实施策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一次开会专门讨论郡县制的实施问题,当时分为两个主张,一个是丞相王绾主张缓缓实施,当时诸侯国刚刚被灭掉,像燕国、齐国、楚国原先的地盘离得又远,地处偏僻,人心未附,认为这些地方暂时不适合实施郡县制,主张对这些地方还是暂时先实施分封制,先安抚下六国人心,其实这个建议对当时的情况来说是非常正确的。

刘邦

另外一方则是李斯,自信派,强烈主张全国统一实施,啰啰嗦嗦地怕啥,秦始皇本身也是个非常自负的人,心里比较赞同李斯的提议,当然这也不排除李斯本来就是在附和秦始皇,于是秦始皇全国推行郡县制,后来的结果大家也知道,由于六国人民人心未附,一下子没了王,精神支柱没了,六国贵族也是更加恨秦,张良就是典型,一心想复国,本来是世代韩相,现在国号都被你除了,成天就只剩下造反了,后来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像齐楚燕这些地方几乎一夜之间郡县长官带头反水。

而刘邦则恰恰采取了王绾的主张,采取远分封近郡县,分封郡县同时进行的实施步骤,有效地安抚了各地诸侯王和百姓的心的同时,也逐步地扩大了郡县治理范围,各方都归心满意。


复仇贵族张良


其二是对武力控制范围的理解区别,郡县制的实施条件是需要有国家武力的有效辐射的,特别是刚开始推行的时候,你的武力辐射到不了的地方,就想随便派个人过去搞郡县治理是不现实的。秦始皇其实也不是不懂这个道理,只是统一六国后,他对自己的武力自信过头了,其实六国百姓也只是表面屈服而已,一旦你武力辐射减弱,立刻造你的反,这也是为什么秦末乱时只有靠近秦国的几个地方官员做过几次像样抵抗的原因。

而在刘邦这边情况则恰恰相反,由于刘邦跟项羽打基本上都是靠逃跑打胜的,所以建国初期刘邦对于自己军队有几斤几两是心知肚明的,从而对郡县制的推行也显得理性很多,该分封就分封,有空子钻进去就搞郡县,步步蚕食,稳稳当当的,自然就不至于翻车。


反骨滑头司马欣


其三是郡县制的最终实施是要靠忠诚的官员去实施的,山高皇帝远的,官员要是没有个忠君思想是不行的,搞不好随时就搞自立了,秦末南越的赵佗就是案例。秦始皇搞郡县制时,由于秦国人才有限,不可能都派秦国人去当郡守,所以很多地方还是让一些以前六国的官员去当,这些人人心很多都不向着秦,有些甚至是本身就是个反骨崽,,比如救下项梁兄弟的司马欣等,这样的情况下去实施全面郡县制无异于拔苗助长,自取灭亡。


汉武帝郡县制大成者


而反观刘邦这边就聪明多了,先封异性诸侯安抚人心,然后蚕食灭掉异性诸侯后,第二步分封自己的刘家子弟去做诸侯,因为这个时候对外人去当郡守还不放心,到了孙子景帝时再收拾刘姓诸侯,逐步扩大郡县制地盘,第四步就更加厉害了,汉武帝直接一纸推恩令,彻底铲除分封隐患,然后再独尊儒术,培养大批忠君爱国的儒生派到各地郡县去做管理,一切井然有序,水到渠成。

同是一件事,都是对的事,能不能做成对的结果,则是因人而异,当然虽然秦朝郡县制实施得并不成功,但秦始皇的远见和魄力还是摆在那里的,无论过多少年,他都是郡县制度在全国的首推者,一代雄主,标榜千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74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