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修正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别成为活在茧中的人

修正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别成为活在茧中的人


每个人的心中是否都织着一道茧?这茧是生活为人们织的,还是人们为了生活而织?是自缚?还是自护?

01 很多极端行为是缘于内心的恶念

据心理专家分析,贵州安顺公交车坠湖事故司机是一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其行为有预谋、提前策划,所以造成的危害极大。

那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他们具有高度攻击性,能动手绝不吵架;不知道什么是脸面,缺乏羞惭感;他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妻子(丈夫)不忠实;从来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更不能从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等。也称件无情性人格障碍。


这个群体就象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一个人拥有下面7个特征里的3个或3个以上特征。那么这个人在临床上就足以被诊断为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1、无法遵守社会规范。

2、惯于欺骗和操纵他人。

3、易冲动,无法事先计划。

4、易怒,对他人具有攻击性。

5、毫不顾及自己或他人的安危。

6、总是不负责任。

7、在伤害、虐待他人或是偷他人的东西之后不会感到悔恨。


02 长期维权人士有可能存在的心理隐患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与家庭教育、情感缺失有很大关系,需要进行精神方面的治疗。我们为这个极端案例感到震惊,为无辜百姓感到惋惜,要尽量远离具有上述7种行为特征的人。

同时,还要看到有一批人,由于各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长期上访、越级上访的方式,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值得关注。


身边一位受人尊敬的老者,在体制内退休。按说退休工资也不低,因为他的退休时间比文件规定的早了10多天没有享受到高一级的退休待遇而心存不快,连续多年到单位以及上级部门上访,把上访当成上班,郁郁寡欢,心结难解,如今患了老年痴呆,生活都不能自理。

感情上值得同情,但制度规定不能破。试想,早了10多天的解决了,那么20天的,一个月,半年的呢?

也是拆迁安置,笔者的表姐安置房刚按规定付款到位第二个月,就因市场原因降价,面对一个月就多付出的10万元钱,表姐用随行就市、愿者愿买来宽慰自己,看似眼前吃了亏,实则心宽路自宽。

把上访当成生活的一部分,长此以往,钻了牛角尖,损害自身健康,甚至心理偏激,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03 对无理取闹say no

还记得村民私自采杨梅坠亡后索赔一案吗?村民吴某某在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但不收门票的村内私自上树采摘杨梅不慎从树上跌落后死亡,其家属以某村委会未尽安全保障义务为由起诉该村委会承担赔偿责任共计60余万元。法院再审裁定,不予支持。

这样的司法导向对于那些打着维权的旗号,抱着“谁能闹谁有理”“谁横谁有理”“谁受伤谁有理”的心态,不达目的不罢休,甚至倒打一耙的人来说无疑是具有警示意义的。

司法兼顾国法天理人情,明辨是非,惩恶扬善,可以同情弱者,但不和稀泥,认为我弱我有理,即使责任在己人死了伤了至少能够得到一些所谓人道主义赔偿是行不通的。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有温度,对于违背社会公德和公序良俗的行为不予鼓励、不予保护


04 作茧自缚的人生只会害了自己

当然,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支持合法维权、理性维权,相信法律。但不能采用极端方式,置自己或他人于万劫不复之地。同时也要明白三点,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框,还自己一个海阔天空。

1.人的思想有很大的主观性、局限性,绝对公平是不存在的。正邪,善恶,长短,都不过是人为加上去的意识罢了,拿公平来说,在任何地方,都不存在绝对的公平。

2.应该放宽心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感受生活的美好。上述文中提到的老者,如果能够放下执念,练练书法、打打太极,多找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退休生活也不至于如此糟糕。

3.一味活在茧中,首先伤害的是自己。陷入了自己编织的“房子”,你以为世界就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因为你很难再看到其他美好的东西了。

结语:愿每一个人都能够从自己的茧房中破茧而出,化蛹成蝶,翩翩飞舞在灿烂的阳光下。

@stayalive爱飞扬

#心晴计划# #人生##贵州公交坠湖真相大白#

作者简介:我是爱飞扬,爱生活爱阅读爱旅游爱美食爱世间所有美好的一切,向上向善向美是我的一生追求,如今正在努力践行写作,心怀太阳,向阳而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644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