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直播带货的千层套路:90万人观看,成交不到10单

直播带货的千层套路:90万人观看,成交不到10单

作者 | 周松涛

来源 | 首席财经观察


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直播带货的泡沫,正在破灭。


魔幻的直播带货


2020年,有两大魔幻现象。


下半年的股市,上半年的直播带货。


直播带货到底有多火?


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仅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一季度,直播用户规模达到5.60亿,即我国40%的人、62%的网民都是直播用户,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65亿。


疫情期间约95%的网友都看过直播,其中90后中超过97%的人看过,80后中95%的人看过,70后中也有87%的人看过。


看直播的人多,直播带货的人也不逞多让。


罗永浩直播卖货近5000万人围观销售额1.1亿、薇娅直播间卖出4000万的商业火箭发射、辛巴一场直播只花了5小时9分,销售额就达到10亿。


网红直播火爆异常,影视明星,企业家,也纷纷加入。


普通人也开始展示自己的直播才华,有记者看到在山西的农地,有人一边耕牛,一边用手机直播。


全民直播俨然成为了潮流。


据市场保守估算,2020年,直播带货规模将超过9000亿。



全民直播到底好不好?任何事都没有好坏之分,要看怎么发展。


线上经济火爆,特别是疫情期间,很多人尽量减少外出,看直播成为了一种重要方式,无论是生活还是消费。


在一定程度上,直播带货,特别是流量明星,网红,名人直播带货确实能给企业和产品带来销量,消费者也能享受到优惠价格,可谓两全其美。


还有一些农村,偏远地区的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能起到很好宣传作用,也能起到帮扶效果。


直播带货,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产物,能刺激消费,也能助力经济。


光鲜数据背后的千层套路


过犹不及,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直播带货表明的数据繁荣,殊不知数据背后也有不为人知的千层套路。


很多企业和商家看到直播带货的风口,特别是本来以线下销售为主的商家。


他们一度以为直播带货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于是花大价钱请明星来直播带货。


预期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北京某白酒企业,和小沈阳一起直播带货,卖白酒。一晚上下单20多单,第二天还退了十几单。


也就是说,请大明星,最终一晚上也只卖了不到10单。不过,小沈阳的做法还是值得点赞,他最终退回了1.5万元的坑位费。


要知道小沈阳目前在新浪微博上粉丝数为1743万,抖音粉丝数为1915.2万。最后的直播成绩单令人匪夷所思。


知名艺人叶一茜卖单价200多块的茶具,90万人观看,成交额不到2000块!


此前,叶一茜12场场均销售成交额可是高达144万。产品不行?听说这个茶具是还是爆款。



看来,部分直播带货不仅仅是收割消费者,可能还顺带收割了商家。


几千万粉丝,近百万人观看,最后的成交量还不如摆地摊的销售额,背后有什么玄机?


即使对外公布的成交量,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数据,还有好多当天下单,第二天退款的操作。



一句话,都是套路。


近日,央视也进行曝光了这些套路。



增加两万观看量外加15个真人互动,总共只需53元。可以一键批量进入直播间,自动地点赞,自动发言,自动地刷礼物,可以制造直播间的活跃度。每一项服务都明码标价,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记者随机挑选了一家直播店铺,让刷量人员在1小时内完成新增2万观看量,15万个点赞并增加15个真人互动。


随后,记者看到,这家直播间观看数显示只有不到200人次,与他们平时的关注度相差不大。但从刷量开始后屏幕左上角的观看数正在以几百的速度跳涨。仅20分钟,观看数就突破1万了。1小时后,该直播间总观看数达到了22400人次,点赞数15.92万。而在此后的10分钟里,观看数只增加了20人次,又恢复到正常状态。


刷量人员告诉记者,增加2万观看量外加15个真人互动,总共只需53元。


粉丝和关注数是不是真的不好说,但在线观看人数的水分很大基本上没有什么悬念。根据记者的试验,这种水分还很容易制造。背后有一套专门的灰色产业,有足够的人和足够的手机就行,完全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那么,直播带货是不是只收割的是商家,消费者才是最终的受益者?因为毕竟产品确实便宜。


只能说,想法太单纯。


企业不是慈善机构,最终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明星的坑位费并不便宜,商品价格又低,企业靠什么赚钱?


羊毛出在羊身上,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货不对板,实际产品质量和直播中所描述的完全不一样,就会成为常态。



这些偶尔退货的人群中,绝大部分可能都是觉得直播和现实商品偏差太大。一般人觉得东西不怎么样,也就自己默默承受,再说退货还要运费,即使买了运费险,寄快递麻烦不说,还会影响购物信誉。

如果经常退货,或者给差评,还会被吐槽,总想花10块钱,买到正版苹果手机。


洗牌不可避免


直播带货未来将会走向何处?会不会是昙花一现?


1、新鲜劲已过,绝大部分会被淘汰


直播带货在上半年突然大爆发,一方面是因为直播带货是个新鲜产物,再就是因为疫情原因,大家的消费场景比较局限,看直播,网上购物会成为首选。


疫情终会过去,人们该逛街就会去逛街,该去线下消费就去线下消费,关键也没有那么时间会花在看直播上。


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和关注点也会降低。


不过头部直播带货主播,顶级网红依然会有较大的市场号召力,绝大部分想以直播为职业的人都将变得不现实。

2、产品品质才是王道


直播带货的火爆原因,可能有点本末倒置了。


消费者是要购买产品,看直播只是方式,商家最终是卖商品,明星也只是增加流量的手段。



关键还是要看商品的实际品质。


举个简单例子,某顶级明星直播带货一款剃须刀,物美价廉,结果货到后,用一次需充10小时电,胡子没剃干净,脸上倒是伤痕累累。


这样的产品,你下次还会买吗?估计送也不敢要,更不用说还要浪费时间看直播。


花香蝶自来,品质好,销量自然会好。明星再有名,也抵不过货真价实。


3、规范文件出台,加速洗牌


近日,中国商业联合会发布了《中国商业联合会关于下达2020年第二批团体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牵头起草制定行业内首部全国性社团标准《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两项标准。


七月,已经正式实施。


监管加强,行业也会加速洗牌。一些商家或者主播想浑水摸鱼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不过,除了要规范直播环境和产品质量,价格之外,流量造假的套路也该加大打击力度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907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