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产奶的“最终敌人”:不是进口,而是良心

国产奶的“最终敌人”:不是进口,而是良心


7月9日,一篇名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由我来说》一文在网上爆火,把蒙牛和伊利这两大中国乳业的龙头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目前该文章已经被删除。


原作者列举的蒙牛伊利“六大罪状”,具体为:

1、2005~2008年,在伊利蒙牛的推动下,国家启动“禁鲜令”,低温鲜奶的外包装上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

2、蒙牛、伊利也和三鹿一样,添加了三聚氰胺。

3、蒙牛、伊利利用三聚氰胺事件,降低了奶制品质量。

4、蒙牛爆出质量问题,微博禁止评论。

5、2018年的伊利跨省追捕。

6、蒙牛CEO当众表示:我们总把最好的产品投放到中国香港、新加坡市场。


随后,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发文辟谣蒙牛伊利等左右国家标准,并称该文章“罔顾事实、刻意杜撰、用心险恶”。

虽然官方进行了辟谣,

但很多网友并不买账,

大家认为辟谣缺少一定的事实数据支撑,

对于原作者列举的蒙牛伊利“六大罪状”,

仍旧存在很大的担忧。


自从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后,人们对于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信任度可以说是降到了负值。

十二年之后,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再次陷入信任危机,甚至牵扯到中国乳品工业协会,又挑起了人们关于乳制品安全问题这根最敏感的神经。

也有人说,“作者言之凿凿的指责蒙牛和伊利通过控制行业标准,恶意打压同行,一直翻旧账,言语中处处透漏着主观意念,不足以成为证据。”

究竟孰是孰非,网络上也形成了鲜明的两方阵型,各执一词。

无论真假,不得不说的是,一种产品有了争议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影响,消费者心里都会犯嘀咕:“这东西我们还敢不敢买?”

当争议的事件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国内的乳制品信赖程度就会降低,促使进口量不断增大。

很多人没有忘记,蒙牛高管前几年所说的“一奶两制”,质量最高的运往新加坡、香港。可能也是很多人乐意选择进口奶制品的原因之一。也让更多人明白了原来我国乳业国标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国外奶源优质......

寒了的心,也是日积月累才形成的。


中国乳业标准落后于国际水平

2010年4月,中国乳业新国标正式颁布,若单纯从数值上看,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中国乳业标准是全世界最低的,所以大部分的消费者更愿意选择进口乳制品。特别是在奶粉方面,经常会出现国外奶粉被华人抢购一空的新闻。


国外奶源优质,价格更低

牛奶好,首先要奶牛品种好。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奶牛是荷兰的荷斯坦牛。

但当前国内普遍喂养的奶牛是由中国黄牛与荷斯坦奶牛杂交出来的中国荷斯坦牛,虽然产奶量高,但乳脂率偏低,杂交牛所育后代所产牛奶的乳脂率也较低。因此国外的奶源相较于国内也是更加优质。

不过即使国外的优质奶加上增值税和进口关税,再加上运输费,零售价上却远远低于国产牛奶。

因为在养殖效率上,中国远不如乳业发达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德国等乳业发达国家早就实现了规模化养殖,机械化挤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而中国奶牛场基本属于散养模式,存在设备差、投工多等问题,平均养殖规模仅为10头,即使在奶牛存栏1000头的大型牧场中,我国人均养殖20-30头牛,国外人均养殖水平都超过100头。

进口牛奶不光奶源更优质,价格也更低,因此更加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我国乳制品需求量大

我国是人口大国,加上二胎政策的开放,对乳制品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就目前我国本土的乳制品行业发展来看,并不能够令消费者满意,巨大的消费需求拉动着我国乳制品的进口。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9月牛奶进口量达到8.8万吨,同比增长63.7%,1-9月累计进口68.4万吨,同比增长38.6%。牛奶进口量快速增长,进口市场进一步扩大。

针对如此大的乳制品进口需求,我国也在加快与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合作,比如传统的畜牧业大国澳大利亚,乳制品行业是其支柱产业,相比我国有着很大的领先。

如今,我们两国已经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将更加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尤其是乳制品贸易的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乳制品可以进口呢?

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

乳制品进口的海关监管流程

进口乳品的种类:

1、初乳:初乳是指奶畜产犊后7天内的乳。

2、生乳:生乳是指从符合中国有关要求的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

3、乳制品:乳制品是指由乳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如: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干酪及再制干酪、稀奶油、奶油、无水奶油、炼乳、乳粉、乳清粉、乳清蛋白粉和乳基婴幼儿配方食品等。

其中,由生乳加工而成、加工工艺中无热处理杀菌过程的产品为生乳制品。


需要办理检疫审批进口乳品:

1、生乳:是指从健康奶畜乳房中挤出的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

涉及HS编码:0401200000。

2、生乳制品:是指直接以生乳为主要原料,未经过热处理杀菌过程的乳制品。

涉及HS编码:

0403100000、0406100000、0406200000、0406300000、0406400000、0406900000。

3、巴氏杀菌乳或以巴氏杀菌工艺生产的调制乳:是指仅以生牛/羊乳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等工序制得的液体产品。

涉及HS编码:

0401100000、0401200000。


对准入国家的要求:

1、【评估与审查】

2、【提供资料供审核】

3、【确认检验检疫要求】


对输华乳品生产企业的要求:

1、【符合出口国要求】

2、【符合我国要求并提供检测报告】

3、【需明确输华种类以及品牌】

4、【需在获得注册的名单内】


对乳品随附卫生证书的要求:

向中国出口的乳品,应当附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

1、【证书内容】

(一)乳品原料来自健康动物;

(二)乳品经过加工处理不会传带动物疫病;

(三)乳品生产企业处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之下;

(四)乳品是安全的,可供人类食用。

2、【证书签名及印章】

证书应当有出口国家或者地区政府主管部门印章和其授权人签字,目的地应当标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3、【证书样本】

证书样本应当经海关总署确认,并在海关总署网站公布。


对乳品随附检测报告的要求

1、【首次进口】

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相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列明项目的检测报告。首次进口,指境外生产企业、产品名称、配方、境外出口商、境内进口商等信息完全相同的乳品从同一口岸第一次进口。

2、【非首次进口】

非首次进口的乳品,应当提供首次进口检测报告的复印件以及海关总署要求项目的检测报告。非首次进口检测报告项目由海关总署根据乳品风险监测等有关情况确定并在海关总署网站公布。


可以看出对乳制品的进口,

海关监管也是非常严格的,

对国内消费者来说也有安全的保障 。


以目前我国本土的乳制品行业发展来看,

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来说,

都不能够令消费者满足,

因此进口乳制品市场还会有很大发展空间。

如果有国外牧场资源的各位一定要抓住商机,

剩下的有关运输方面的需求都可以交给我们。

更多具体信息可以详询运当家


「注:图片部分源于网络!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运当家,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458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