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要教育好孩子,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呢?其实好的教育无非是内心的修养,不需要人提醒的自觉,自我约束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就是一个人的道德状况,我们平时体现的教养。
教养是社会影响,家庭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
有教养的人,比较容易受别人欢迎。有教养的人能够从内心里尊重体谅别人,注重事情细节心胸宽广,光明磊落。
教养和一个人的年纪大小无关。有教养的孩子,体现在生活中各种小细节,
暴风雨结束之后,路上都是积水,人们的出行也变得十分困难。一个刚放学的小男孩,在路边找了一些废弃的砖头,为大家在积水中铺出了一条道路。
一个小学生在路边骑车玩耍时,不小心旁边的汽车弄坏了,车主又没办法联系。无奈他只好给车主写了一张道歉纸条,并且留下了自己身上仅有的200元钱以作赔偿。
地铁上,一位老大爷旁若无人地剥着手里的大蒜,地上的蒜皮到处都是。一个小女孩却蹲在地上默默地捡起了蒜皮,她说:“爸爸妈妈教过我,不可以乱丢垃圾。”
天已经黑了,一个小学生正骑着自行车着急地往家里赶。不知何时,一辆汽车缓缓地跟在他身后,车灯照亮了前方的路。快到家时,孩子停下来站在路边,认真且庄重地给司机鞠躬致谢。
这些小细节都充分体现了孩子们骨子里的好教养,让人感动。
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袒护孩子不当行为,给孩子更再多的物质生活都不如教会孩子有教养,有教养的孩子能感同身受,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而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父母,无论多么优秀的老师,他的教育方法都不如父母的言传身教见效快。所以,要想培养一个真正有教养的孩子,父母首先就得做到有教养。
一户人家刚搬来这栋楼,妈妈带着女儿楼下楼下地敲门,对自己家装修时如果吵到了对方表示歉意,并且送上了食用油和一些水果。
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上十分拥挤,一个小男孩哭闹着要找位置坐。奶奶拉着他的手轻轻地说:“这些叔叔阿姨就跟你的爸爸妈妈一样,上了一天班之后已经很累了,好不容易有个位置可以坐下来休息。宝宝都快6岁了,不可以再让叔叔阿姨给你让座。”而这个行为,刚好被车上的人给拍了下来传到网上,引发数万网友转发,其中就有一个网友评论道:这位妈妈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有些孩子之所以让人觉得没有教养,是因为父母的教育方法有问题。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带孩子的母亲对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又打又骂。原来,这个孩子也许是不小心碰到了姑娘的敏感部位,年轻姑娘抱怨了几句,结果竟引来了这位母亲的殴打辱骂。这种行为就是对孩子的袒护,无疑是告诉孩子你做的没错,女孩子是可以随便乱摸的,小时候的一点端倪没有及时纠正,长大就会犯大错,其实就是毁了小孩的一生。
在公交车上,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恶作剧地踢着旁边的乘客。在多次提醒后,小男孩依旧我行我素,一旁的家长也当没听见一样。终于乘客忍受不了了,将小男孩掀翻在地打了起来。家里孩子没人教,在社会上会有人替你教,可是这样的后果不一定是我们能承受的。
有教养的人,不是有多高的身份地位,不是有多少名誉金钱,教养,是一种从内心散发的谦卑。
《朗读者》中,为了照顾96岁的许渊冲先生,他便坐在轮椅上出席。采访时,董卿很自然地选择了跪在旁边。提问时,她也尽量靠在先生耳边确保他能听清,并且始终保持着仰视先生的状态。虽然这场采访是跪着进行的,观众却没有感到一丝不适,反倒觉得很轻松舒适。董卿的教养,是刻在了骨子里,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来,让人敬佩。
好的教养是发自内心一种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它能让人内心更加温柔坚强,也具备人际吸引力,让有教养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52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