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李白夏日旅游时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清凉一夏,千年来未被超越

李白夏日旅游时写下一首诗,短短四句清凉一夏,千年来未被超越


秦诗皇/文

浪漫主义的诗仙,写诗真是不一般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 唐代 · 李白《夏日山中》



什么意思呢?御用翻译家翻译一下


首先对名词“青林”、“脱巾”、“露顶”、“松风”进行解释。


青林是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脱巾是摘下头巾。露顶是露出头顶。松风是松树间吹过的凉风。


其次,对全文进行有趣生动的翻译: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披散头发悠然自得的呆在苍翠树林中


将解下的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前两句,“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因为是夏天,所以有白羽扇,诗仙已经点明季节是夏天。为后面的诗词做出铺垫。


因为在山中天气更凉爽所以有扇而懒得摇。山林中过往的人烟稀少,诗人敢于脱去头巾,表现出悠然自得,不拘礼法的形象。


通过懒、裸、突出了诗人在山中夏日乘凉的悠闲洒脱的样子,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消闲图画。



后两句,“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诗人解下头巾,挂在山中的石壁上,多么凉爽宜人。脱衣享受微风,栖身林下大有解除尘累,反归自然的情趣。


通过脱露来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向往自然的心情。“任”体现了诗人豪放不羁,任凭山风从头上吹过,表现出一种豁达、爽快的感觉。


全诗写出了作者在山林无拘无束,旷达潇洒,不为礼法所拘的形象,有魏晋风度。诗人忘情沉醉于“夏日山中”悠悠然一种自乐自足的逍遥,特别是对个人情感的放纵与宣泄,可以说达到了极点。


在《夏日山中》羽扇可以不摇,衣履可以不穿。“裸袒青林中、露顶洒松风”更体现出诗人悠然自得,亲近自然的心情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写,来突出夏天的炎热。


同时借夏天炎热的环境,表达诗人无拘无束,在山林间豪放自如的状态。诗中在夏天炎热的环境下,对诗人状态的描写生动,别有一番悠然自得的闲趣。



为什么诗仙这首诗评价高?原因有两点。


第一,从创作技巧上来看,“懒摇”对“裸袒”这是对动作的描写,“白”对“青”这是对颜色的描写,“石壁”对“松风”这是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


短短的四句话,就给我们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画面,并且诗中微微的松风,能给我们一种夏日冲凉中的幸福感。这也正是诗仙的才华所在。


第二,从诗风上来看,整首诗给我们的感觉是洒脱的感觉,尤其是后两句,“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这两句诗我们现代人也能感同身受的,对于女生来说,夏天在家中不穿bra(贴身衣物),吹着空调的时候 那真是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爽”,


对于男生来说,夏天在家中去除上衣,开着空调吃着西瓜的时候,那种快乐洒脱的状态,可以用李白的“脱衣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来形容。


当我们每个人在享受夏天时微风的时候,每个人的心情是愉悦,开心的,但是能够像诗仙李白这样写出如此洒脱的诗句的是极少的。


因此,李白独特的洒脱的诗风也是他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



总结


夏天到了,新的季节,愿我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让自己忙中有闲,适当放松自己,去体会李白诗中“脱衣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洒脱欢乐,去享受大自然中“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的美丽。



本文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803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