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武术世家投身军旅,成解放军军长被国军扣押,解放后被迫自杀
在抗日战争时期,伪军总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10万,都超过了侵略中国的日军人数,对日军点头哈腰对中国人却穷凶极恶,真是中国的耻辱。说起这些伪军的所作所为,人们义愤填膺要求枪毙这些汉奸,但是这两百多万的伪军中都是穷凶极恶之人吗?并不见得。
今天介绍的这位自幼习武,是孙良诚的得力干将,率部与日军血战战功赫赫,在一个个无人驻守的县城,他主动驻防保卫人民,队伍拉起来后还没被日军消灭,自己人却有了别样的想法,国军中央军逐渐吞并这些武装,被逼无奈之下想不开投降了日军。
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主动帮助八路军,在抗战胜利后主动起义加入解放军,被任命为军长,因去劝降孙良诚而被国军扣押多年,解放后找到军管会要求参加工作却杳无音信,晚年还遭到严重迫害,被逼自缢身亡。
赵云祥
赵云祥出生于1905年的河南郾城,祖父曾是清朝武举人,担任清廷禁卫军守护紫禁城,他自幼跟随祖父习武,原本家境尚可,但1915年起家乡一带连遭三年大旱,原本富裕的家庭也逐渐败落。1917年,年仅13岁的赵云祥为某生路,离开了生活多年的阴阳赵村,经同乡介绍在一家旅馆里做学徒,受尽了凌辱和打骂。
1920年11月,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移住河南信阳,并在河南招兵,一天赵云祥听客人说起了招兵的事,便动了从军的念头,与其天天伺候人不如当兵去创翻天地。年仅15岁的赵云祥虚报17岁进入了第十六混成旅一团一营新兵连,因为武功的底子,让他在军中的武术大赛中屡次荣获冠军,很快闻名全军。
一营营长孙良诚见才心喜,再加上赵云祥还会识文断字,便把他从新兵连要到自己身边当了一名勤务兵,后来随着孙良诚的不断升迁,从营长一步步升到了国民联军第三军军长,赵云祥也跟着从新兵一步步升到了营长。这其中虽然有孙良诚的关系,但也离不开他作战勇敢,而且敬重长官、善待士兵,在军中的人缘非常好。
长城抗战
赵云祥先后参加了直奉战争、北京政变等,在冯玉祥潼关誓师北伐后,他率部作为主力对孙传芳都是攻无不破,成为孙良诚倚重的爱将,成为战争中冉冉升起的新星。1928年北伐胜利后,孙良成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山东省主席,为了自己的安全他并未将赵云祥升为师长,而是让他继续担任自己的警卫团团长。
1929年,孙良诚在济南开会,正好遇上了济南惨案,被日军包围在济南城,他派人去和日军谈判却遭到了日军的最残酷的剐刑。在省政府一行人陷入慌乱时,赵云祥请命凭借自身武功高强,只身突围,组织在济南的部队为孙良诚解围,成为了孙部的英雄。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冯玉祥在张家口召集旧部,组织“抗日同盟军”,赵云祥率警卫团加入,先后参加了收复河北沽源、多伦等战斗,不过在抗日同盟军失败后,他回到了河南老家。回到故乡的赵云祥将积攒的钱财交给父亲,结果被父亲挥霍一空,这个时候的他还正值壮年,耐不止寂寞决定重返军界。
抗日战士
赵云祥来到北平,得知同僚阮玄武时任二十九军独立三十九旅旅长,便去投奔,赵云祥曾经救国阮玄武的命,所以阮玄武得知恩人前来,毫不犹豫的让他担任军官教导队队长的职务。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经过抵抗损失惨重,便决定突围。
赵云祥率部南下到斋堂镇的时候,独立三十九旅手枪队副队长潘子明(河南临颖县小商桥人,为赵老乡)、三团一营副营长赵群祥(赵云祥的堂弟)也率所属部分官兵陆续到达,三人一合计公推他为团长。在赵云祥追寻二十九军军部的途中,与冀东保安队的300余人相遇,该队亦愿意编入赵团,人数扩充至800人。
赵云祥一路走来,百姓惶惶不可终日,各级地方政府官员在日军没到之前就已经跑的干干净净,痛心疾首的他到达泊镇车站,立刻防守保卫人民。日军飞机不断到泊镇上空侦察、轰炸,人民死伤一片,为了给人民报仇,赵云祥将机枪手集中起来,对日军进行报复,击落、击伤日机各1架。
日军
在日军南下之前,赵云祥率部破坏铁路,然后奉命南撤,在到达威县时,交河县保安队队长戴心宽带领全队也撤到威县,戴部愿归赵云祥改编,编为第四营,由戴心宽任营长,这时赵云祥部已有千人。惶惶不可终日的百姓见有中国军队,便纷纷送粮送草,以求部队留下来保境安民,百姓对部队的热情是赵云祥投军二十年来所未见到过的,便在当地竖起了抗日大旗,用招募、收编的办法来扩充部队,很快部队扩充到3000余人。
赵云祥还很有发展眼光,派人到天津、北京招聘技术工人,并购买了二十九军遗留下的机床等设备,在冀县成立了修械所,每月能制造步枪百余枝。为了迎接日军大军扫荡,深感实力不济的他大力宣传抗日,动员人们参军抗日,一时间人们踊跃报名,连一些土匪都主动投靠,很快发展到一万多人,在冀中形成割据局面。
华北治安军
有一些土匪匪性不改,到处祸害百姓,坏事却算到了赵云祥身上,这也是后来他被错误抓捕的原因。赵云祥在抗日大旗下,积极和八路军联系,组建抗日同盟,一起抗击日军,给予日军极大破坏,战功赫赫。1940年,汤恩伯企图将杂牌部队吞并,赵云祥对蒋介石扶植嫡系、排除异己非常气愤,自然不可能乖乖就范。
日军似乎也看到了赵云祥陷入困境,立刻派出汉奸谢卿云来劝说,被逼无奈之下想不开的赵云祥投降了日军,所部改编为伪和平救国军第四军,赵云祥担任军长。赵云祥降日后驻驻防东明县,积极救助百姓,伪县府中拘押有政治犯数百名,大多数是倾向抗日的进步人士,也有很多新四军的人,为了和八路军搞好关系,他将这些人全部给释放。
江苏盐城起义
1945年11月11日,赵云祥率部一万余人在江苏盐城起义,被改编为华中军区解放第4军,任命赵云祥担任军长,姬鹏飞为军政委,戴心宽为副军长兼十一师师长,彭干清为十二师师长,全师去掉老弱病残还有一万两千余人,全是百战老兵。
起义后的赵云祥为了劝说老长官孙良诚起义,被国军扣押多年,在解放战争后期,军统准备将他处决的时候,他逃回了上海家中。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当赵云祥得知原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在无锡任市军管会主任时,带着夫人王文媛前去,向组织报道并请求参加工作,但是管文蔚只让他回去等候通知,此后一直杳无音信。
赵云祥为了维持全家生计,在上海开了一个小粮店,买卖小杂粮与菱粉度日,在1954年的时候还被抓了起来,赵云祥越想越难受,自己从没做过什么对不起人民的事,当初还差点被军统杀掉,现在又遇上这事,感觉当初起义就是两头不讨好,后来几个地方都无法对其定罪,才被释放回家。
解放上海
1970年的时候,大批人员找到赵云祥,让他签字,说赵云祥率部起义的原部下是“假起义”,值得一说的是,当初跟随赵云祥起义的部下,大多数成为解放军的高级干部,这些人让赵云祥签字就是为了陷害这些干部。赵云祥怎么可能在这样的纸上签字,他还向人们耐心的介绍起义情况,因为赵云祥的拒绝签字,所以遭到了严重的迫害,于1970年9月7日上午,在家自缢身亡,结束了坎坷的一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