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清晨科学防治胃肠病的小妙招,5个小习惯,轻松保健肠胃

清晨科学防治胃肠病的小妙招,5个小习惯,轻松保健肠胃


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针对胃肠病的防治我们同样从早晨开始,戒掉晨起后的不良习惯,逐步改善胃肠的适应能力,做到胃肠保健天天做,健康长寿人人享。

一、清晨宜喝一杯水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内一切精、血、气的生物之源,也称为“后天之本”。脾胃机能强盛的人,常常精力旺盛,身体健壮。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在清早的时候,胃和小肠所储存的食物都被消化吸收了,而将吸收不了的东西送到了大肠。喝水以后,排空的肠胃就等于被洗刷了一遍,使其干净清洁,有助于对当天进食食物更好地进行消化和吸收。此外,喝水后可以休息半个小时再去运动,胃肠内壁外表无数微小的绒毛,经过运动冲刷,就能更好地将绒毛间的一些污垢废物洗刷干净。这不仅有利于对食物营养素的吸收,而且可以使肠胃每天得到洗刷清理,粪便不会瘀积干结,有助于排泄。


二、尽量不要空腹喝牛奶

有许多人为了图省事,喜欢在晨起的时候空腹喝一袋牛奶,以为这样才有助于消化和吸收。其实,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牛奶是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果空腹饮用不利于蛋白质消化和吸收。这是因为牛奶的蛋白质要经过胃和小肠的分解形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而早晨空腹状态下,胃、肠的排空是很快的。因此,牛奶还来不及消化就被排到了大肠。此外,食物当中被吸收的蛋白质,只有在热能充足的基础上才能构成人体组织的一部分,倘若热能不足,吸收的蛋白质就会被作为热能燃烧消耗掉,这样既起不到蛋白质本身的作用,又是一种浪费。

因此,牛奶的合理食用方法是饮用的同时,吃一些淀粉类食物,如面包、花卷、饼干等,同时在牛奶中放入适量的白糖,但要注意糖尿病患者除外。

三、养成吃早餐的好习惯

早餐是启动大脑的“开关”,有的人不吃早餐或随意应付式地吃早餐,长期如此对身体健康及生活会有很多不良影响,如精神不振、诱发肠胃炎、心脏病、胆结石等。

(1)精神不振:不吃早餐会使身体处于营养暂时性的缺乏状态,精神不佳,工作效率、大脑思维能力会显著降低,严重时会出现心慌、手抖、头昏等状况,甚至发生低血糖休克。

(2)诱发肠胃炎:不吃早餐,则午餐必然会因饥饿大量进食,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还会因为打乱消化系统的生理活动规律,易引起功能失调,诱发肠胃疾病。

(3)易发心脏病:不吃早餐会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易凝聚,再加上身体经过一夜的排泄失水很多,血液黏稠度会增大,早上工作紧张时更会引起流往心脏的血液量不足,从而增加心脏病发生的概率。

(4)易患胆结石:人体早晨空腹时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高,此时胆汁酸分泌较少,胆固醇溶解较慢,容易析出而产生胆结石。

四、合理搭配早餐

早餐应包括谷类、蔬菜、水果、肉类和奶类,不要用含乳饮料来代替牛奶;经常变换早餐的花样、干稀平衡、荤素搭配;不可吃油条、麻团等油炸食品。

因为早晨多数人食欲不强,消化能力也比较弱。所以,早餐食物必须容易消化、营养丰富又不过于油腻。早餐要进食一些淀粉类食物,比如馒头、面包、粥等。早餐所供给的热量要占全天热量的30%,主要就靠主食。还要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如鸡蛋、肉松、豆制品、牛奶等食物。维生素最易被人忽视,最好有些酸辣菜、拌小菜、泡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等。


五、尽量避免晨起空腹锻炼

运动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是运动也必须讲究科学。其中之一就是晨起不宜空腹做运动。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晨练,有时会使人感到乏力、恶心、头晕,这主要是由于经过一夜的调理休整,腹内没有多余的填充物,是体内血糖过低而引起的。再加上人体受生物钟的控制,在早饭前,已经产生的食欲会被空腹锻炼后因抑制消化液的分泌而导致食欲不振,久而久之引发的厌食会严重地损害机体健康。


总之,晨起后尽量喝杯温白开水,使排空的肠胃干净清洁,并且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尽量不要空腹喝牛奶,可以在饮用牛奶的同时,吃一些面包、花卷、饼干等淀粉类食物;要合理搭配早餐,做到经常变换早餐花样、干稀平衡、荤素搭配;尽量避免晨起空腹锻炼,可以在喝一杯牛奶休息片刻后再进行运动锻炼,通过这样简单的小技巧,改善胃肠能力状态,科学预防胃肠病的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43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