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校园欺凌难消除,预防是关键,遇到欺凌怎么办?看李玫瑾霸气回应

校园欺凌难消除,预防是关键,遇到欺凌怎么办?看李玫瑾霸气回应

最近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最让人痛心,气愤的是,江苏南通15岁少年为了制止校园欺凌被同学打死,这事一出,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被殴打至死亡男孩的妈妈,在各大网络上求助,要求严惩凶手,还儿子一个公道。

这位心碎的母亲还把自己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做成了视频,并配文:今生妈妈没能护你周全,你只陪了我15年,愿你长命百岁,不被任何人欺负,来生再续母子缘。


看完之后,眼泪不停的流,怒火久久不能平息。身为父母,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自己孩子被人打一下都心疼,更何况这位母亲的孩子被人打死了,是有多痛心。


每次看到这类事件,我们除了对凶手的谴责,对逝者的哀悼,对家属的同情,还给我们做父母的敲了个警钟,我们做父母的不得不反思,该怎么预防自己的孩子远离校园欺凌?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做,孩子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家长最关心的关心的问题。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要普遍的多。

近年来校园欺凌还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事件逐渐增多。


为什么会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且久久不能消除呢?

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不仅成为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顽疾,也成了不少家长心中的一块“顽石”,对于校园欺凌我们每个人都带着疑问,有人问这个社会怎么了?有人问现在的学校怎么了?还有人问现在的少年怎么了?为什么没人管管?这样的凶手为什么不判死刑?家长为什么不能保护好孩子?这些疑问许多年前至今,从来没有过答案,回应我们的是一桩桩,一件件血案。我们除了责骂,愤怒,却很少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佛家讲种什么因结什么果,校园欺凌时至今日,依然盛行,一定是有原因的。

01.家庭教育因素

说到家庭教育,我觉得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家庭教育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欺凌者的家庭

过度溺爱孩子,孩子的要求,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多数情况下,总会获得满足。于是,一切的付出都开始扭曲了,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支出,当孩子犯错了,父母也不引导,不教育,还包庇,导致孩子任性,霸道骄横。到了学校以欺凌弱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彰显自己是“老大”的身份。

或者有些家庭,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父母很少陪伴,亲情缺失,几乎不被关注的孩子,没有得到过爱,自然也不会去爱别人,更不可能具有同情心,叛逆期到来时,任何别他弱小的都可能被当做出气的对象。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候,使用暴力的方式,孩子不听话,犯错时,对孩子进行,打、骂、吼,孩子会模仿大人,同样也会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被欺凌者家庭

在很多被欺凌者的家庭中,很多父母一味的打压孩子,管教孩子:要听话,不要与别人争、抢,做个乖孩子,却忘记了教育孩子,允许孩子:当在别人在采取自己讨厌的方式触碰,欺负自己的时候,可以反抗,可以说“不”。

当孩子跟父母说:“自己在学校被人欺负后”,很多父母不当回事,或者责怪孩子,说:“你怎么又惹事了,叫你不要惹他,躲他远点,他就不会欺负你了”。这样的家庭教育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受欺负。

其实,很多时候,调皮的孩子在刚开始欺负别人时,可能只是无意行为。但是,当他发现你不像其他孩子一样会强烈反抗,很好欺负后,他就会从这种欺负行为中得到满足,从而得寸进尺,有意欺负你。

一味地忍让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助长欺负者的气焰,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伤害。



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父母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你决定生孩子,一定要教他,爱他、陪伴他,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善是罪过。父母不仅要教会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欺负别人,还要教会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别人欺负

02.学校因素

一方面,学校重视成绩而忽视了法制、道德的教育,导致很多学生不懂法,不守法,法制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薄弱。

另一方面,学校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惩戒制度。

对于一些同学的打架,斗殴,或者危害了社会治安的校园欺凌事件,学校能采用的,只是一个说服教育,学校把欺凌与冲突相混淆了。很多学校认为找到挑事者并与他交谈就够了,只要欺负者向被欺负者道歉就够了,事急于息事宁人,这种说服教育和那血淋淋的砍杀相比照,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03.社会因素

近年来,网络盛行,青少年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警惕性低,缺乏判断力,而暴力影片,暴力网络游戏等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模仿,致使近年来未成年人暴力事件,犯罪事件,不断上升。

04. 法律制度因素

法律界定不清晰,惩戒不严,法律规定:14周岁以下属于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国内,校园欺凌一般要到非常严重,甚至已经触犯刑法的程度,才会受到社会关注。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并且目前我国法律中对于这种校园欺凌行为,并没有非常有效的干预措施。很多校园欺凌案件未引起刑事司法程序介入,是因为当事人均为未成年人。

法律制度对欺凌者惩戒不严,这也无疑是助长了校园欺凌之风。甚至有学生直接喊话:“我打你怎么了,我又不犯法”。



校园暴力事件是校园之殇,不仅给孩子造成恐惧,留下心理阴影,也造成孩子对他人及社会的仇视与抵触。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欺凌的伤害,成了很多父母思考和忧虑的问题。作为父母要孩子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是关键。

作为父母该如何防止自己孩子不被欺凌呢?

01.给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孩子体格

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在《来讲啦》当中说,防止自己孩子不被欺凌的一个办法就是:给孩子从小进行体育锻炼,只要孩子有运动,有强迫的体格,他就有爆发力就不容易被人欺负。


确实是这样,我老公读小学的时候,又矮又瘦,又小,很自然的就成了同学欺凌的对象,后来到了初中,他拼命进行体育锻炼,每天打篮球,长大了一米八,没人敢欺负他了,那些暴力组织还要邀请他加入,一起去欺负别人。

再看看那些强大的同学对付校园欺凌



所以说自身强大才是抵抗欺凌的有效办法

02.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李玫瑾教授说:“一个人朋友多了,他才不容易被欺负,身边有十几个朋友,谁敢欺负他”。


人生在世,总要有一些朋友,没有人能独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也给予别人帮助,朋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多交朋友也是至关重要的。

03.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言语是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孩子言语要好的话,肯定跟人打交道,跟同学打交道就不怵人脸,不害怕,不害羞。

有时候我们在生活当中,会发现,有些人,他就为什么不招人欺负呢,他一说话别人就乐了,所以别人就会很开心,这种人往往不挨人欺负,相反,如果这人,一说话就让人烦,说话特别冲,说的话特别难听,容易伤人,这样的人就容易挨揍。因此首先要教会孩子言语表达能力。



父母除了要培养孩子的各项技能,防止孩子被欺负,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注意孩子的日常生活变化,当孩子出现了一些异常情况,说明孩子可能正遭受欺凌事件。

孩子可能正遭受校园欺凌的信号

1.身体伤痕:孩子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人为伤痕,诸如瘀伤、抓伤及其他伤痕。

2.丢失物品:如果发现孩子经常丢失一些个人物品,比如,鞋子、首饰、文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或物件总是有破损,那么家长就要留心了

3.如厕习惯改变:孩子非得等到回到家才上厕所,这也是受暴力侵害的一种征兆。由于学校的厕所由于位置特殊且不易受到监控,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发生的场所。

4.不愿上学:孩子非常不愿意上学,甚至出现逃学、装病请假等现象,那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在学校受人排挤、欺负。

就像这次的,15岁少年被打死事件,孩子出现了厌学现象,他妈妈还以为是教材不同导致的孩子学习压力问题。不想去上学。

5.睡眠问题:眠、噩梦等问题也是孩子遭受暴力侵害的表现之一。

06.自尊心受挫:如果孩子回到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的情绪,甚至哭鼻子,那么孩子很可能在学校受到了言语诽谤等精神方面的伤害。

7.自我伤害倾向: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孩子,很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或自虐的倾向。对此父母要予以高度重视。

8.试图携带保护性工具去学校,如刀,棍等。



当孩子真的遇到了校园欺凌,父母应该教孩子怎么做?

有人说:“叫孩子跑”。

有人说:“教孩子打回去”。

还有人说:“告诉老师,告诉家长”。

叫孩子跑,跑的了一次,跑不了两次。有时候还没来得及告诉老师,告诉家长,伤害已经造成,教孩子打回去,又怕两败俱伤。

好像无论怎么做,都很难让孩子避免校园欺凌。

当主持人问李玫瑾教授:“如果你自己的孩子告诉你,被别人欺负,你会支持,孩子打回去吗?

李玫瑾教授霸气回应:“当然,要打回去,但要注意方式”


所以,当孩子遇到校园欺凌时正确的做法是:

1.首先要教会孩子一些防身术

2.当孩子遭受欺凌时,要反抗,告诉对方:“不可以欺负我”先用语言击退对方。告诉对方,自己不是好欺负的。

3.如果对方还是不依不饶,教孩子打回去,打回去要注意方法,最好不要伤到对方。可以采用一些防身术把对方撩到,或者通过扯头发,揪耳朵,咬手,踩脚等方法,使对方放手,然后跑。

4.被人欺负了,一定要告诉家长,告诉老师。严重的要报警处理。

结语:校园本该是纯净之地,不应该被这些欺凌事件污染,让学校成为一个犯罪场所。对抗校园欺凌,不只是老师,父母,孩子的事,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尽一份力,那个失去的乐园将会重新被阳光洒满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43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