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发现没有,现在我国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合规监管是越来越严厉了,对一些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更是越来越大了。就拿今年1月份启动的“二代征信系统”来说吧,人们将其称作是“史上最严征信”,就是因为在二代征信系统中,个人信息的展示变得更加详细了。与信用卡、花呗、微粒贷、白条等众多信贷消费产品有关的使用,监管力度和信息管控也越来越精细严格了......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现在央行貌似很喜欢对个人政策“下手”。这不,央行现在又要开始对大额现金进行管理试点了。
早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央行就曾经针对“大额现金管理”发布过征求意见稿。其实,在那个时候,大额现金管理的试点就已经被放在台面上来说了,正式实施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现在,央行也终于拿这项政策开始“动刀了”。央行网站的消息,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试点为期2年,将先会在河北省开展,然后再推广至浙江省以及深圳市。
这次,河北省从2020年7月份就开始正式试点,而浙江省和深圳市将会自2020年10月份开始试点。
那么,所谓的大额现金管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就是监管层为了打击现金违法设立的一种制度,而企业或者是个人在金融机构进行现金交易时,一旦超过了一定金额之后,可能就需要在办理业务的时候进行登记。
据央行发布的《关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的通知》中可知,在经过试点性调研后分析得到:“各地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为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
《通知》中明确,如果客户提取、存入起点金额超过以上数额的话,那么都应该在办理业务的时候进行登记。
《通知》还指出,管理业务情形主要以着有现金实物交接的柜面业务,其中包含通过大额高速存取款设备自助存取款情形,并且同时还会针对拆分、现金隐匿过账等规避监管、在“伪大额现金交易”下制定防范措施......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央行表示,大额现金管理新规是不会影响到社会公众日常经济活动的。
现在,我国现金、票据、转账、网上、移动等支付方式多种多样,所以在多元化的支付方式之下,社会公众日常生产生活所需不会受影响。另外,现在设定的大额现金管理金额是通过调研和论证得到的,所以绝对会高于社会公众平时的现金使用量。
总之,只要客户依规履行登记业务的话,大额存取根本不会受到什么限制。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
那么,央行为什么要推出“大额现金管理”呢?大额现金支取作为流通现金的重要投放渠道,被很多发达国家当作社会治理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另外,出台这样的政策,更能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的行为......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我们在超过限定金额作登记的时候,不用担心自己的信息会被泄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居民存取款自由和个人隐私以及企业的相关商业秘密,都是受充分保护的。
此项政策对现金流通的管理的确很有帮助,但是,对一些收入较高的人来说,一次性在银行存个10万也是正常的事情。所以,这样的政策只会对这群人稍有不便。不过,登记也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也不会耽误我们多长时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