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苏胡 责任编辑 | 柳叶叨叨
近日,一段13岁独臂少年打篮球的视频震惊全网!
视频中男孩与对手进行一对一篮球对抗赛,面对高自己一头的对手,男孩丝毫不怯场。
用行云流水般的篮球技巧,令全场为之沸腾,并震惊了众多网友。
这位13岁的篮球少年名叫张家城,是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人。5岁时,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右臂。
然而看到他打篮球的视频,网友却说:
我看视频竟没意识到他只有一只手臂。
甚至还有网友说:
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我觉得我的手臂是假肢!少年太棒啦!
随后,易建联转发了男孩打篮球视频,并鼓励,称赞他:
“心,永远都会是身体里最强壮的部位。”
NBA联盟球星库里也被男孩所吸引,发文寻找视频中的独臂少年。甚至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表达对男孩的鼓励和支持。
在许多人看来,张家城简直就是“神迹”一样的存在。
但他父母清楚地知道,所谓“神迹”,那不过是咬牙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日复一日的练习。
2018年7月30日,张家城第一次接触篮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每天放学,张家城与同学在篮球场练球,风雨无改,有时甚至练到手指出血。
他为自己定下目标,每天中午练半小时球,每天晚上练一个小时或半个小时。
他常在家里看篮球比赛的视频,在狭小的空间不停的训练,两年里他打坏了3个篮球,穿破了7双球鞋。
如今,张家城的故事在网络走红,有人问他的父母,是否会趁着热度让孩子走上商业之路。
张家城的父母表示:他还小不是赚钱的年纪,依旧坚持要读好书。
相比那些,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利用流量赚钱的家长来说,张家城父母有不同他人的清醒和通透。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者。
有远见的父母,会在孩子没能力做选择时,做好引路人的身份。
真正的教育,拼的就是父母的见识和格局。
作家武志红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
深以为然。真正拉开孩子之间距离的是父母的格局。
遇到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前段时间,在网上大火的6岁南京女孩Miumiu(周昭妍)。她一人组成了一个乐队,她的乐器演奏视频火遍外网,热度甚至超过李子柒。
Miumiu吉他弹唱《加州旅馆》,在Youtube上就达到500万人观看,近30万网友点赞。
一个人演奏吉他、贝斯、鼓、键盘,演唱朴树的《那些花儿》,引得海内外大腕儿主动为其伴奏,掀起一波“MiuMiu挑战”。
许多人评价Miumiu是一个“神童”,天资聪颖,她自己一人就能担起一支乐队。但父母知道这其中的艰辛和汗水。
Miumiu,虽然才6岁,但已经学了3年音乐。
2岁半时,父母开车出去玩, Miumiu听着车里放的音乐竟跟着旋律,唱了起来。
女儿出其不意的音乐天赋让父母充满惊喜,从此便开始有意识地让女儿接触乐器。
4岁后她便开始了自己音乐的漫漫征途。4岁时,爸爸给她定制了一把小古典吉他,开始正式学弹琴。
后来她逐步掌握了民谣吉他、电吉他、尤克里里的演奏技巧,还有余力把钢琴、贝斯、架子鼓学了个入门。
Miumiu在学得乏味时,爸爸就会想方设法地疏解Miumiu的小情绪。慢慢地,Miumiu就有了主动练习的兴趣。
从2岁开始接触乐器,到4岁有计划学习,再到如今的一人组成乐队。Miumiu在爸妈帮忙赢取的跑道里出类拔萃。
女儿走红后,很多平台找上门,劝说Miumiu的父母让她做专业小网红,可以提供丰厚的条件。
但Miumiu的爸爸妈妈果断拒绝了。
现在Miumiu的生活依旧如往常一样,学习,练琴,生活。
她的父亲说:“音乐只是一项技能,还是学校的学习为主。”
还说:其实女儿长大后想当一个医生。
他并没有为女儿音乐方面有所成就,就打着为孩子好的口号,要求女儿将来一定要从事音乐方面的事情。
而是对女儿说:
18岁以后,各方面条件允许你就去当医生。但如果你不能做到自己的设想,那你就努力选择别的路。
Miumiu的父母没有被眼前的利益迷失自己,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孩子的未来。
不急功近利,不给孩子的人生设限,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兴趣只是陶冶孩子情操的工具,不是她必须赖以生存的手段。
爱子,则为之谋长远。
所有的教育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长久的谋划。
面对浮华世界无数的变化,真正考验的是父母的功底。
德国哲学家卡尔说: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真正唤醒、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一定是父母。父母的格局和视野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前两天,微博上一位非常励志的妈妈火了。
50岁的白永旗,是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护士长,为了陪“复习不在状态”的女儿,她做了一名陪考妈妈,加入“考研大军”。
为了鼓励女儿,她给自己制订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抓住一切碎片时间地学习。
她每天随身携带英语词典:
上厕所,背单词;
等红绿灯,背单词;
朋友聚会,仍然背单词 。
甚至上下班途中,她都认真听网课,积极备战。
最终,白永旗备考仅2个月,就考上了西南医科大学公共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而她25岁的女儿,也同时考上了该校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白永旗教育孩子的方式,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孩子,他就是曾经参加《最强大脑》,被戚薇和郭采洁称为“凡宝宝”的13岁少年:凡正阳。
正在读小学的他,获奖无数,小小年纪就获得第三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现场编程小组一等奖。只要参加数学比赛,基本都能获得一等奖或二等奖。
凡正阳和爸爸凡广宽是《最强大脑》节目开播以来,首对父子兵。
在比赛中,凡正阳也表现异常出色。初始排名第55名,第一轮后,他成功逆袭至第10名。
来参加《最强大脑》比赛,是爸爸凡广宽用自身行动来教育孩子。
在年轻人的脑力竞赛中,这位40岁的高龄的爸爸亲自上场,凭借自身的实力与儿子并肩作战。
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崭露头角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一对以身作则的父母。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那些陪着孩子一起跑,努力不断学习的父母,最终能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作家路金波说过这样一段话:
“不要给你的孩子只塑造一个世俗的、眼下的、渺小的世界,要从小给她看星空、海洋、恐龙、神话、圣贤。
这样,等他长大的时候,他就有足够的胸怀容忍各种无趣的生活。”
父母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思想方式、对待世界的态度去感染孩子,你的格局越大,孩子的结局就会越好。
父母对孩子的爱,藏在生命里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微笑,每一滴泪水里。如果可以,只会更加爱他!
爱与成长的道路不好走,充满责备,充满误会,充满打击。
但同时也伴随喜悦,伴随温暖,伴随力量。
不求必须事事十全十美。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自己喜欢的别人家的父母。
让我们的孩子眼里有星辰大海,内心有温暖的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3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