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囧囧妈育儿(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家长们转载分享)
午睡,可以让疲惫的身体得以“中途充电”,因此不管是男女老少都应该养成午睡的好习惯。
可任何事情物极必反,在育儿圈里,因为妈妈强制孩子午睡,对孩子正常身体发育造成阻碍的事例也不在少数。
案例
早年间,胡岚忙于创业,将儿子托付给孩子奶奶照顾。孩子在奶奶照顾下,调皮捣蛋不止,个头也是一天一个样。
随着胡岚的事业逐步上了轨道,胡岚空余时间多了起来,她开始将重心回归家庭,自己成为了带娃主力军,孩子奶奶从旁协助。
崇尚“科学育儿”法则的胡岚,一切按照书本办事,书上说对孩子好的事,她无一例外都要坚决贯彻执行。
中午吃过饭,玩心重的明明都嚷嚷着要出门,但胡岚坚决不同意,理由是要养成午睡的习惯,才能补充体力,充足的睡眠也有助于孩子成长。
碍于妈妈的坚持,明明也只有“服从”。但没想到,在妈妈细心照顾,精心安排的生活规律之下,明明的个头好似按下了“暂停键”,一直都没有变化。
不放心的胡岚和孩子奶奶一起,带着儿子去了医院检查。医生详细询问了孩子的作息习惯后,忍不住出声批评:都是午睡惹得祸。
胡岚不解,之前孩子奶奶也是这样带,孩子的个头长得挺好啊。
一旁的孩子奶奶吞吞吐吐说了实情:原来每次奶奶哄娃午睡的时候,孩子都很抗拒,心疼孙子的奶奶最终顺从了孩子。
胡岚这才恍然大悟,敢情奶奶带孩子根本没有强迫孩子睡午觉啊!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孩子养成有规律的作息,早起早睡加上午休,是能够有利于成长,为什么胡岚“合理安排”还会阻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为什么不强迫孩子睡觉的奶奶,反而带娃让孩子猛长高?主要就是因为强迫式午睡是一种错误的睡眠形式!
强制性午睡为什么会导致孩子发育停止呢?
1)孩子的抗拒心
人出生后的睡眠周期也是有规律的,新生儿时期,几乎一天要超过20小时的睡眠才能满足他们快速增长的需求。
而到了1周岁以后的孩子,睡眠逐渐规律,一岁到三岁的幼龄儿童,他们正是探索世界的好奇年龄,上蹿下跳,精力消耗量大,务必要通过午睡来保持体力,缓解身体疲劳。
超过3岁以上的孩子,他们的睡眠时间逐步规律,对午睡的要求相对减少。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午睡的意愿,只是家长采取强迫性的手段来要求孩子午睡,那么他们内心产生抗拒心理。
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孩子根本无法达到深度睡眠,午睡的效果也是大打折扣,所以基于此,强迫性午睡反倒成为了阻碍孩子正常发育的元凶。
2)破坏了孩子正常的睡眠周期
众所周知,在夜间10-凌晨1点的阶段,是孩子生长激素分泌最为旺盛的阶段,这个阶段必须是孩子处于深度睡眠才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但强制性午睡的结果是,孩子的正常睡眠周期被打乱,白天补充了体力,到了夜间就特别兴奋。
十点左右即便是强迫孩子上床休息,也难以在短时间内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因此孩子体内的生长激素没有正常进行分泌,以至于出现了身体激素紊乱,就影响了孩子的正常身高发育。
“孩子睡不睡午觉,该不该睡午觉”,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各位妈妈们要结合宝宝自身睡眠习惯以及每天的精神状态来判断。
合理的睡眠方案不是一个固定模板,而是根据自家宝宝的状况灵活进行调整,理解不需要午睡的宝宝,不要给他们带来压力。
您家的宝宝今天午睡了吗?欢迎留言分享您家宝宝的睡眠作息时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9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