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家庭都出现过这种现象,就是孩子语出惊人。他们的世界和成年人不一样,充满了童趣和儿童独特的视角,他们说出来的话家长也不容易明白。每一个孩子对待世界都会有他自己的奇特想法和认识,但这并不意味孩子说什么都不用当回事了。
琳琳家的孩子前几天就开始不停地对琳琳念叨:“妈妈电视里的人出来了”。如果这件事情是发生在恐怖电影当中,那么小女孩儿说出这句话已经起到了恐吓的效果了。但是这是在现实的社会,孩子说出这句话却被琳琳当成了一句玩笑话、恶作剧。
“电视里的人当然不会出来啦!”琳琳就没当回事。可是再过了几天,琳琳却发现孩子这句话说得不对劲。
琳琳家的小宝宝今年五岁,正是一个胡说的年龄。疫情当前,孩子的幼儿园也没有开学,可是琳琳夫妻已经开始上班了。没有太多的时间照顾孩子又没有办法不管孩子,就只能在家里提前准备好吃的和电视玩具、还有手机,让孩子白天就自娱自乐玩一天。
等到晚上琳琳夫妻下班了,再陪孩子玩儿,电视也就在白天代替了家长的位置陪伴着宝宝,成为了白天的临时父母。
就是这样,孩子每天都只能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玩玩具,只有等到晚上爸爸妈妈回来才有人陪着他。头几天孩子有些不适应,但是时间长了孩子也就没有什么哭闹了,每天还挺开心的。
夫妻二人觉得孩子这样自己玩儿真的很省心,也特别放心,索性就把更多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回到家里也不再去找孩子了,孩子就更成为了电视和玩具身边的人。
直到有一天,孩子就开始对琳琳说:“妈妈,电视里头的人出来了”。这话吓了妈妈一大跳,以为家里进了贼,赶紧检查了一下家里的门窗。又问孩子家里白天到点儿进来了什么人,可是孩子也没说明白,就只能当成孩子的玩笑话过去了。
但是接下来的几天孩子总是对爸爸和妈妈说这样的话,这让夫妻两个人觉得有点吓人了,虽然不相信什么鬼神,但是这样看起来确实是有一点点惊悚。丈夫对琳琳说,孩子可能是看电视的时候不小心看到了什么恐怖电影被情节给吓到了,所以才开始乱说话,于是夫妻二人就决定找个时间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到了医院之后,医生对琳琳家的宝宝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得知宝宝并没有生病。其实孩子是把爸爸妈妈当成了电视里的人,两个人下班回到家里,他就以为是电视里的人出来了;上班的时候打开电视就觉得爸爸妈妈又跑回到了电视里面。
得知了孩子电视里的人是谁,夫妻俩舒了一口气,但也感到羞愧难当。于是就和孩子讲明白,爸爸妈妈白天在哪儿,并不是在电视里。也将工作暂时放下,解决孩子没有人陪的这个事。
孩子是需要更多的陪伴的。很多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每天都可以给自己找乐子,这种小家伙就算是在人的身边也每天乱跑,有没有人不要紧,只要有的玩儿就行了。然而实际却并不是这样,孩子也是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家长需要陪孩子是因为孩子需要他的陪伴,不是孩子找他玩儿。
很多的孩子都缺失父母的陪伴,这样的孩子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非常淡薄。孩子在物质方面得到了父母的满足,但是在生活当中是缺失情感的。而正是这种情感才是最最关键的地方。缺失了情感,孩子和父母之间会产生距离感,不能像其他的父女或是母子一样亲密无间。
同样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时间长了也会养成孤僻的性格,这样的孩子不愿意与人交流,那么他的沟通能力也是不会太好的。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地陪伴孩子呢?
一、父母要多多地陪伴孩子,陪伴的时间多多益善
这个绝对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大多数的父母最难的就是抽出时间来。总是想着多有一些时间多赚点钱,但是却忽略了孩子。明明赚钱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但是却舍本逐末了。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就要比钱和物质来得更宝贵。
二、让孩子多多的交朋友,在社区里多多玩耍
虽然现如今的社会已经失去了最一开始的邻里之间,但是孩子还是可以在小区里面交到朋友的。和朋友们一起玩耍,即便父母的陪伴少一些,那么孩子也可以健康的成长。
三、让孩子忙起来,别太闲了
每个人都有感性的一面,在无事可做的时候是最容易引发孤独情绪的。而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地忙事情,那他就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孤独了。
所以孩子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有一些任务。给孩子买点拼图,或者让孩子洗几个碗。让孩子自己扫扫地,总之不闲着,既可以锻炼孩子也能充实他的生活。
但所有的事情首要前提都是要保证孩子的安全,毕竟一个人在家别给孩子留什么安全隐患。
#育儿有方法#
#育儿爆文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23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