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任正非:华为极限活下去的4种可能

任正非:华为极限活下去的4种可能


对于孟晚舟事件和美国的“实体清单”打压,任正非态度鲜明:“我们无敌于天下,除了胜利,别无出路可走!”华为已经有应对美国的后备计划,即使没有谷歌的支持,也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华为仍然有这个信心。现在的鸿蒙OS已经足够成熟了,取代谷歌是迟早的事,只是华为还需要一些时间。“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华为要成为第一,自我消化外界的压力,并是实现升华,华为极限活下去也有4种可能。

孟晚舟未能如愿获释

北京时间5月28日凌晨2点,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裁定:孟晚舟符合“双重犯罪”标准,对她的引渡案将继续审理。孟晚舟将留在加拿大参加后期的相关听证,并等待新的审判结果。孟晚舟未能如愿获释,这无疑是个令人沮丧的结果。在裁定宣布后不久,华为公司回应:对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的判决表示失望。一直相信孟女士是清白的,也将继续支持孟女士寻求公正判决和自由。

这个判决显然对已在加拿大滞留543天孟晚舟不利。因为根据加拿大《引渡法》和美加引渡协议,引渡人涉嫌的行为需两国都认定为犯罪行为,即“双重犯罪”,才符合引渡条件。这份23页的裁定书中认为,如果孟晚舟涉嫌在2013年向汇丰银行美国子公司撒谎,这一行为在加拿大也构成欺诈。尽管这一指控尚未最终证实,但为了做出合理的裁决,必须被其视为真实。

虽然法院认定双重犯罪成立,也不意味着孟晚舟马上会被引渡到美国。近年来加拿大政府启动的引渡案,绝大多数(90%左右)都通过司法审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一判决又不太意外。只是,孟晚舟被引渡到美国的流程将持续进行,孟晚舟有上诉权利,而类似的引渡案可延宕数年,这是一个曲折的局势。该案将在6月进入下一阶段,孟晚舟接下来要做的,可能将是指控2018年12月加拿大当局在逮捕她时是否遵守了法律。

孟晚舟事件不可避免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在中美摩擦的大背景下,舆论普遍认为,孟晚舟事件被当成美国谈判的一个筹码。特朗普在孟晚舟被扣不久后公开表示,如果可能与中国达成更好的贸易协议,他将介入此案。而过去一年,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有增无减。美国司法部长威廉·巴尔在演讲中公开表示,打击华为的根源,不是所谓的对伊贸易,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在5G技术上的领先,对美国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打不倒的CHINA华为

显然,孟晚舟事件对于任正非的家庭是个不小打击。任正非之前因为忙于工作和事业,缺少对子女的关心,这也让他经常有对子女的亏欠之情。任正非说,自己与女儿会“打打电话,讲讲笑话”,这次事件事实上增进了父女之间的感情。值得庆幸的是,华为的人事制度保证了公司在遇到危机时能够正常运转。虽然孟晚舟贵为华为副董事长、首席财务官,但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押并未直接影响到华为业务的正常开展。

在孟晚舟在被扣押之前,就通过她先生递给任正非一张纸条,上面写道:“爸爸,所有的矛头是对准你的,你要小心一点。”孟晚舟还在任正非75岁生日时写了一封信:“今年,女儿无法陪在你的身边,尝你的饭菜,听你的唠叨,摸你的皱纹,亲你的笑脸,还有,受你的批评!这些,都请你先欠着哈,等我回来,你再慢慢地还哈!”

近年来,美国对华为的打压毫不忌讳。2019年4月12日特朗普在美国5G部署讲话时表示:“5G竞赛是一场美国必须要赢的比赛,不能允许其他国家在这个未来强大的产业中超越美国……要确保5G不被敌人掌握。”2019年12月,任正非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美国在5G上判断错误,没想到华为只花了10年时间就把5G做出来了。这是美国最不愿看到的,以至于不得不允许本国企业和华为交流,以避免华为在5G标准制定中的强势地位。

2019年5月15日,在特朗普讲话一个月、孟晚舟羁押半年的时间节点,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名单”,要求向华为出口美国产品技术的公司必须获得许可证。但从结果看,美国对华为的打压并没有如愿。美国的系列做法不仅没有打倒华为,还让众多美国半导体企业备受煎熬。从去年到今年5月,美国已经6次延长对华为的临时许可,而第六次的期限到2020年8月13日。也有很多企业,总能规避美国禁令的制约,帮华为提供产品和服务。

根据2019年华为财报显示,华为在重压之下实现增长。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8588亿元,同比增长19.1%。扣押孟晚舟、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并没能让华为溃败和屈服。而另一方面,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利益被损伤。比如,美国存储芯片商美光,此前近一半营收来自中国。2019年财年,美光营收同比下降22.98%,第四季度营收更是同比下降42.3%。

做好囤货和替代计划

2020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应9个产业协会的督促,对华为再次出台了新政策:不直接控制美国产品技术的出口,但任何使用这些产品技术的企业要给华为提供服务时,都要向美国政府报备和获得批准。外界将这次新规称为“无边界精准打击”,这个做法是既要美国赚钱,还要把华为控制住。这次打压,对华为的芯片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一旦芯片业务受损,华为的5G、AI、云等业务都会受到制约。

眼下,任正非不得不面临着双重的打击:孟晚舟未能脱离困境,华为也不得不面对美国的严厉制裁和打压。在此之前,谷歌GMS对华为的禁用,已经影响到华为手机在海外市场的销售。但华为还是想办法进行弥补,推出了自有生态HMS。而运营商业务是华为的基本盘,领先的5G技术毋庸置疑,但美国在积极游说西方盟友禁用华为的5G设备。业内资深人士称,华为活下来是没有问题的,最坏的可能是业务可能变了,先进性受到创伤。

为何美国对华为绝不手软,下手一次比一次重?因为华为是美国谋求5G霸权道路上的绊脚石。本以为这次打压已经非常精准,再扣押孟晚舟的意义不大了。但现在看来,事态比之前想象得要严重。因为孟晚舟事件是针对华为的个案,而现在的制裁其实应该超出了华为的范围,目标也不是华为,只是把华为当作突破口了。作为一家生死攸关的中国公司,华为理应放弃任何美好幻想,悄然做好应对美国的准备。

5月22日,日经亚洲评论刊文称,华为正在与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谈判,以购买芯片抵消美国制裁对手机等消费者业务造成的影响,其中仅联发科的下单量就增加到过去的3倍。此前,在美出台更严禁令的第二天,市场即传华为向台积电紧急下单7亿美元,和禁令赛跑,以备足芯片存货。之后,华为要利用珍贵的120天,做好囤货和替代计划。特别是那些不可替代的关键产品,比如高端旗舰手机和5G基站要用的芯片。

华为被裹挟在了中美摩擦的大潮里,在美国大选之前,华为应该会面临更为困难的局面。5G作为华为的根基,应该是华为在囤货过程中的重点。预计通过囤货之类的手段,华为应该能挺到明年年初,然后再看政治局面的变化。同时,华为要发展业务多元化,为自己的生存发展争取时间。汽车零部件领域、机器视觉等产品都能为华为赢得收入。本周,华为刚刚推出机器视觉新品,对整个行业市场就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国断粮华为如何过冬?

华为现有的业务中,芯片设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EDA软件不能更新。在三五年内暂时不会带来太大问题,倒是由于芯片制造业务采用外包,挑战和压力最大。因为国产芯片制造,不是卡在了制程工艺上,而是卡在了国产半导体设备上。华为的芯片外包方主要是台积电和中芯国际,可以承接14nm到5nm的华为麒麟芯片(面向手机业务)、天罡芯片(面向5G基站业务)、鲲鹏处理器(面向服务器业务)和巴龙芯片(面向5G互联业务)的制造方。

但台积电和中芯国际正是美半导体设备的大客户,按禁令规定,是不能为华为制造上述四大芯片的。这就意味着华为手机、电信设备包括5G基站、服务器和物联网业务将无芯可用,等于整个公司的业务都将受到打击和影响。那么,华为能不能通过外购芯片,比如采购三星和联发科的芯片来度过冬天呢?也不能,因为三星和联发科甚至紫光展锐的芯片,在设计和制造中也使用了美国技术。

华为如何熬过眼下最寒冷的冬天?还是要靠国产半导体设备替代。但目前的现实是,国产半导体设备的进步大大落后于国产工艺制程的进步。中芯国际目前量产的最先进工艺制程是14nm,2020年底可以研发成功“N+1”,相当于台积电的10nm,翻过这道坎,在此基础上可以研发出7nm。按中芯国际联席CEO梁孟松的说法,到5nm时才用得上EUV光刻机,也就是说追赶台积电并非高不可攀。

国产光刻机升级后可满足华为7nm芯片需求。从这些消息看,国产芯片工艺制程近年来进步神速,但国产半导体设备特别是国产光刻机,这几年有点跟不上节奏。目前最先进的国产光刻机,是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SSA600/20,分辨率最高能到90nm,2019年才通过专家组现场测试,现在大概已实现量产。TWINSCAN光刻机能实现7—28nm工艺节点,也就是最高可以用来制造骁龙865,但国产光刻机目前还达不到这个高度。

可以肯定的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国产光刻机升级会提速,集中攻关的话,可能2到4年就会出成果,这是华为生存的基础,也是不会倒下的保障。此外,我国还在进行电子束直写光刻机、纳米压印设备等研发,以开辟另一条赛道,极紫外光刻机技术也在研发中,加紧追赶国际先进技术的步伐并未停止。相反,EUV光刻机之后的下一代光刻技术,现在并未定型,国外相对我们的优势正在缩小。

极限活下去的4种可能

目前,只有中芯、台积电和三星能代工华为的天罡芯片、麒麟芯片、鲲鹏处理器和巴龙基带芯片,当这三家代工厂被迫抽身离开,外购第三方芯片(包括三星、联发科和紫光展锐)也被堵死时,华为将陷入全线业务无芯可用的困境。在消耗完现有库存,最多一年后,因没有芯片可用,华为公司走到生死存亡的关头。相信此时的华为不会如美国所愿关门,定能走出生死线。

华为肯定会重组业务线,保证持续现金流,通过新研发活下来,坚持到曙光来临。华为是我国5G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坚力量,关系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5G布局。更为重要的是,华为身后还有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这是华为最重要的依靠,14亿的人口大约等于欧洲+北美+日韩,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足够养活一家世界500强高科技企业。还有专业人士为华为推演了极限活下去的4种可能:

一是收缩芯片产品线。麒麟芯片因为没有代工厂可以生产,只能暂时冻结,手机业务在无第三方芯片可用的情况下,只能暂时砍掉,重点转向对芯片集成度要求较低的智能家居产品,包括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电视等,建设鸿蒙系统生态。

二是降低芯片设计复杂度。巴龙基带芯片和天罡芯片涉及到华为核心的通信业务,是一定要想法保留的,可以采取重新设计、降低集成复杂度和规模(以匹配目前国产光刻机最高分辨率90nm)的方法。现在一块芯片能完成的功能,分散到几块芯片去完成,功耗会有一定增加,但会保住通信设备、机顶盒、物联网等产品线,从而使海思半导体获得继续生存的空间。

三是市场转型。受禁令影响较大的部门和业务线,重组整合后,可以发挥华为的研发优势,从做产品转型为做解决方案,开拓to C行业市场;

四是开展专利授权,收取授权费,获取研发长效现金流。

总之,美国打压华为狠招绝招频出,目的是想将华为囚禁于铁窗,阻碍中国企业的科技进步,维系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而对于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和越战越勇的华为人来说,无非是多几场战役而已。虽然战事险恶,但前途并不悲观。正如任正非所说:“我们无敌于天下,除了胜利,别无出路可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860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