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心育儿说(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本文约1587字,阅读全文约需3分钟)
由于刚刚换了一份新工作,陈女士最近的压力都特别的大,好几次回到家中看见儿子把玩具散落一地,就忍不住开始念叨儿子,有时候什么还会责怪两句。
陈女士的工作压力很大固然是事实,但是小朋友是无辜的,他并不知道这一点。他还是按照往常的节奏生活,玩具也不是故意没有收拾,可能是饭后还要去玩一会儿,睡前在收拾。
而家长的唠叨,就直接把负能量传递给了孩子,让本该收到全家关爱的小朋友,一下子变成了父母负能量的垃圾桶,被动的接受家长所散发出来的负面情绪。
家长不能因为自己忙和累,就不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忽视孩子的需求,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那具体家长该怎么做呢,我们来一起分析一下吧。
一、家长的忽视,让孩子变成了家中的“垃圾桶”
其实现在不光是家长辛苦,孩子的压力也不小。初中生、高中生要面对升学的压力,小学生,甚至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除了学校的功课,还要处理同学关系。
家庭本该是孩子放松的港湾,孩子们本以为回到家就可以轻松一下,暂时不用处理那些复杂的事情,可是很多爸爸妈妈却忽视了这一点。
他们本应该为辛苦学习了一天的孩子说一声:“辛苦了”。或者是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全家人一起开心的聊天,分享心事。
结果,家长却把孩子成了家里的“垃圾桶”,孩子不仅处理自己的烦心事,还要接收父母的负能量,这对孩子是不公平也是不健康的。
那家长的这些“负能量”对孩子会有什么危害呢,家长们有认真思考过吗?
二、家长的负能量给孩子带去了什么影响?
我认为家长的带给孩子的负能量,往往比孩子本身所面对的负能量,带来的伤害更大。
1 、有损亲子关系
试想一下,孩子一天在学校已经很辛苦了,回到家后,本来也没做错什么事,家长就因为自己情绪不好,孩子有一点事没做好,家长就开始不停的唠叨。
长此以往,肯定是会有损亲子关系的,孩子有了心事也不敢告诉父母,在家里的行为活动,也会变得缩手缩脚。
2、 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作家余华曾经说过:“一个人的童年往往决定了他的一生。”
一个本该是在和谐温馨气氛下成长的孩子,却突然成为父母坏情绪,负能量的垃圾桶。
试问,长期处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心理怎么能健康成长呢,他不得不从小就学会看别人的眼色,担心自己的一个不恰当的行为,会引来父母的责骂。
这样的孩子长大进入社会之后,也会很难获得成功,甚至在和人交流和交往的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
既然说了这么多,那家长该怎么处理自己的“负能量”呢,好的家庭氛围和好的家庭教育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在这里也给他家提了一点小建议。
三、家庭教育的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1、 不要让孩子成为“负能量”的“垃圾桶”
正如我们标题中所说的,家长们不管有多累,多辛苦,回家之前一定要收拾好自己,不要把自己的“负能量”带回家。
家的定义就是每个人最自由、最充满爱的地方。对于孩子更是如此,生活在一个爱与和谐的氛围中的孩子,情绪也比较稳定,面对挫折或失败时,也更容易重新振作。
2 、除了唠叨,还有别的沟通方式
家长的确是努力想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可是有时候孩子的行为确实很让人生气,让家长忍不住唠叨。
比如,孩子做作业一直拖拖拉拉,到十点还没完成,不仅影响学习,同时也影响睡眠。家长肯定会忍不住说两句,但是我们可以用聊天的方式,比如:“是不是今天的作业很难,还是学校上课没听懂?”
引导孩子讲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再想办法一起解决,孩子所面对的问题。其实聊天,对家长的情绪也是一种疏解,也能释放家长心中的“负能量”。
总之,每个孩子都家中最重要的宝贝,家长要学会不把自己的“负能量”带回家中,让无辜天真的孩子,变成家长排解“坏情绪”的工具。让每个孩子都能尽量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是一名3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如果您对“育儿知识”感兴趣,请关注我@小心育儿说 会持续为大家提供这些知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6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