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几乎是每个孩子的基本特征和应有权利,多数孩子都是在不断的犯错和改正错误中渐渐成长起来的。
当孩子们闯祸犯错之后,家长们自然要批评教育,因为这是每个家庭必须承担的责任。可面对孩子本就战战兢兢的心理,许多家长长往往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结果常常事与愿违,甚至还会酿成悲剧。
今年年初,石家庄某小区一名12岁的男孩就因在家没好好学习,上网课不积极,遭到了妈妈的严厉训斥。情绪大爆发后,这位妈妈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批评竟让儿子一时想不开,从楼上跳了下去。
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猝不及防地陨落了,孩子父母的哀嚎痛哭令人闻之心碎。
说到这里,兜妈想起了一档电视节目里所记录的关于钟南山院士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此次新冠疫情中,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不远千里驰援武汉,《人民日报》官微评价他:“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
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众人眼中胸怀大义的“国士”,小时候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
小学三年,钟南山是在贵阳度过的。他不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不怎么爱学习,时常逃课出去玩。就连家里给的伙食费,他也没有交给老师,而是偷偷扣下来自己去买零食吃。
有一次,母亲问他伙食费的去向,他因担心受罚而对母亲撒了谎。没想到母亲竟然去了学校核实,然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钟南山的父亲。
钟南山自幼就很怕父亲,事情败露后,他本以为会等来父亲一顿狠狠的责骂,可没想到的是,一向严厉的父亲只对他说了一句话:“南山,你自己想一想,像这样的事应该怎么办。”
父亲的这句话让钟南山一宿未眠,谎言被揭穿后的羞耻深深印在他的心里。从那以后,他一直告诫自己,不能撒谎,要说实话。
你看,同样是孩子犯了错误接受批评,跳楼男孩妈妈的“批评”和钟南山爸爸的“批评”完全不同,教育的结果也就千差万别。
所以,在我们要去指正和批评孩子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注意沟通技巧,按照孩子能够接受、也乐意接受的方式去进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关于这个问题,人民日报曾发布了16个小技巧,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地批评孩子,和兜妈一起学习起来吧!
人民日报发布的这些沟通技巧告诉我们:孩子犯错不可避免,我们无需把它当成了不得的大事,但是该有的批评教育也绝不能少,批评对了就能知错就改,批评错了可能会雪上加霜哦。孩子叛逆,或许要从父母的无效批评这里找原因,你们觉得呢?
这16条科学批评的“精髓”你get到了吗?在教育熊孩子时,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值得借鉴呢?欢迎分享给兜妈哦!
我是兜妈,一位母婴作者,也是小小兜的母亲,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为您提供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如果您有感兴趣或想了解的话题,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们,也欢迎来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期待参与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6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