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关于汉语的“难学”,我想说3点看法

关于汉语的“难学”,我想说3点看法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学汉语热”。相信这是每一位中国人都感到高兴的事。

关注过这股汉语学习热潮的人,可能大都听到过这样一种说法:“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

关于汉语的“难学”,笔者想发表一下自己的3点看法,欢迎讨论!

一、汉语是初期难学(即上手难),但越学越容易

这一点是相对英语来说的。

汉语在初期相对难学,主要是因为需要学习的汉字比较多;中国的小学生们要学习的汉字就有2500多个。

由于汉字的强大“可组合性”,在学习后期只需要将已经学会的汉字进行简单的组合,就能很容易地学会汉语词语;再加上汉字的表意能力,更是容易做到融会贯通。这都使得汉语学习的后期,对记忆的依赖程度非常地低。

而英语则不同。英语在初期确实上手容易,学会26个字母和一些简单的单词就可以算是上手了;但由于其使用了不断制造新单词的构词逻辑,导致英语的学习一直非常依赖记忆、背诵,需要记忆的单词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可以说是越学越费劲。

英语词典

所以说,长远来看其实是汉语更好学,只不过在学习初期需要做好“上手较难”的思想准备。一旦到了中后期,学习者自然会体会到汉语这门成熟语言的妙处

二、初期难学不是弊端,而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关于这一点,可以做一个类比:

  • 开汽车比骑自行车难学;同时,汽车比自行车更高级、更强大
  • 开飞机比开汽车难学;同时,飞机比汽车更高级、更强大

这就说明:越是高级的东西,初期的时候就越难学,上手就越困难。

汉语在初期难学、难上手,是因为它是一门更高级、更强大的语言。所以我们应该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不要人为夸大汉语的“难学”

笔者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教外国人汉语的人喜欢人为夸大汉语的学习难度。

比如,有人告诉汉语的初学者:英语里表达“我”这个意思的的单词“I”,在汉语里有十多种说法;

再比如:有些针对外国人的汉语试卷,上面满是些生僻字词,很多字词绝大多数中国人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这样的考卷让地道的中国人来考都很头疼。

类似这样的做法,笔者觉得非常不妥当。本来老外就觉得汉语难学,普遍有畏难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再人为地夸大学习难度,只能让更多人望而生畏。

语言是文明的载体。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希望自己的语言能够被世界广为接受,我们中国当然也不例外;既然如此,我们需要做的显然是用汉语的各种优势吸引别人,而不是将别人吓退。

笔者觉得,我们不仅不应该夸大汉语的难学程度,而且还应该想办法降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心理门槛。实际上,汉语作为一门充分进化的语言,省去了其他语言中很多不必要组成部分,比如时态、单复数、比较级等。这其实也大幅降低了汉语在中后期的学习难度,只不过初期难一些罢了。


以上就是笔者关于汉语“难学”的3点浅见,欢迎探讨、指正。汉语这门独特且优美的语言,是绚烂多彩的中华文化的根基,如果能在世界上发扬光大,那将既是中国之幸,也是世界之幸!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03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