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之间,我们有一场最难打的仗(转载)
财经日夜谈 05-29 17:33
【这是雪贝财经的第 165 篇原创文章】
最难打的仗
作者:贝姐
编辑:老胡
2008年9月16日,全世界都在盯着伯南克,他那天的决策至关重要。
几个小时前,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这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破产案,也是全球性金融海啸行将爆发的序曲。
已经55岁的犹太裔男人脑门光亮,整个下巴都覆盖着灰白的大络腮胡须,伯南克当年已在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干了3年,为人谦逊温和却行事坚决。
但这一次,他拿不定主意,对办公室里的同僚说,
“我现在头脑非常混乱。”
危墙之下确实进退失据。如果不采取行动,陷于困境的更多银行可能再给岌岌可危的金融体系带来灾难性一击;如果出手相救,面临的恐怕是无法预计的信用和道德风险。
那是金融危机最严峻的一段时间,美国和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在几十年内最糟糕的衰退中越陷越深,美国GDP在2008年第四季下滑了8.3%。
但是,伯南克终究决定按兵不动。世界金融市场在后来遭受重挫,美股市值更是缩水近一半。
彼时,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已经决心向市场砸下4万亿,这个东方大国愿当拉动世界经济走出泥潭最有力的那架马车。4万亿是当时世界所有经济体中规模最大的刺激计划,即便这必将给自己带来难以拆除的巨量债务风险。
如你所见,最近的数年,中国上下都在为此买单。
那一次,隔着太平洋的两个大国选择了默契地帮扶共助,终究一起走出了危险地带。
只是,这一次呢?
壹
当时,一个叫鲍威尔的投行人士在美国政界还毫无声响。
他和伯南克同岁,此前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或大或小的私募股权公司度过,彼时是一家全球环境基金的管理合伙人,做可持续能源方面的投资。到了3年后,他才受奥巴马提名成为美联储委员会委员。
2020年春天,这个叫鲍威尔的男人已经在美联储主席位置上干了两年。他并非经济学家、也没有拿到经济学博士学位,当特朗普提名他做主席时,在美联储是30年来头一次。
两个月前,疫情的导火索让道琼斯指数在一个月内跌去9000点,触发四次熔断,信贷市场一度冻结。这位美联储主席祭出的行动是:
将利率降至接近零,并与美国财政部合作,一股脑地向银行、企业、城市和州提供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贷款。
甚至,为了遏制住美股的继续下跌,他最终选择了很多金融界人士今生未见的极端做法:无限量、无底线QE。是的,即使是一二战期间也并未如此。粗糙的说,就是:
无限量印钞,再用直升机撒钱。
美元霸主地位在他的手里被发挥到了极致,任由国内巨额预算赤字、债务剧增,但让世界共同承担这些债务的货币化。
这就像一架轰鸣的巨轮穿越冰山,但底下碾压着的是全世界其他经济体。
然而,即使如此,全世界的央行也无可奈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当时当下敢试想如何能够与美元脱钩。
相反,他们还不得不拼命的想尽办法持有更多美元。
只是,在未来,也没有人知道如此大规模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如何收场。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破天荒的颁给了美国歌手鲍勃·迪伦,他写过一句歌词:
“金钱从不说话,只是诅咒,”
贰
这个世界所有财富的计价都系于纽约美联储银行地下25米深处的金库,那是用花岗岩围起来的超过8100吨的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和黄金挂钩,成为“美金”,美元得以成为世界货币。
这个体系原本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崩溃,但美国政府成功的、不留空窗期的建立了石油美元体系,并整体稳固地维系至今。
完成大业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他在1973年同意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军火和安全保护,代价则是要求沙特所有的石油交易都要以美元结算,而沙特是OPEC中最大的产油国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
对此,整个世界甚至在交易达成数年之后,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卷进了怎样的:
魔鬼游戏。
于中国,无论是早先的石油净出口国还是如今的最大石油净进口国,都受此钳制。
而于美国,其最具深远的意义是得以借此维系美元主导的国际金融市场,确保了全球所有经济体对美元及美国国债的依赖。
当然,这背后的根本力量是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一套提供保证的制度体系,让美元拥有长期稳定的购买力和流通性。
这也是过去几个月,即使美联储推出“无限QE“,美元指数却依旧强劲的大逻辑。
只要这样的框架不被颠覆,注定了美国之外再有抱负的政治家,即使用尽了全力,也只能仰美国鼻息。
俄罗斯和中国都从未放弃突破这样的枷锁。
2014年春天,俄罗斯政府召集国内的石油和天然气巨头召开秘密会议,推动在俄罗斯出口业务中减少对美元的使用,转向欧元和本币卢布,以实现贸易的去美元化。
往后持续至今的多年,尤其是在美国对其制裁之后,俄罗斯执着地推动了增加黄金储备,并出售美国国债等一系列去美元化行动。
这场孤独而旷日持久的反击战一直打到了今天。
而作为全球主要能源最大的进口国,中国也成功的和俄罗斯等更多国家实行用人民币来支付进口的所有石油和天然气;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虽然依然很低,但比重一再创下最高纪录。
这样的努力虽依然无法改变游戏规则,却在提醒规则的制定者:
水能荡舟。
叁
如果这是一个越来越好的世界,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谁来做上帝。
公允地说,美国过往负责任的政客和金融家都在努力维系美元的信用,没有肆意超发货币,也没有肆意转移风险。美联储的一切行动,出发点都在于平缓经济起伏的波动。
当然,不变的是整个世界都须向灯塔国的子民缴纳“铸币税”。
但是,“美国优先”的这几年、尤其是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规则和人心。美元的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被政客们当做了制裁世界的工具。
比如,SWIFT清算系统,本应是作为一家非营利组织,为世界银行提供结算服务,如今却越来越频繁的被美国政客使用,作为限制被制裁对象通过国际清算通道进行国际支付。
何以至此?因为世界接近40%的交易是用美元,它为第一大支付货币;欧元是第二大支付货币,但也距离美元差了十个点,排在后面的是英镑、日圆、瑞郎和加元,第七位才是人民币。
在设立之初谁能想到,这样的技术金融管道日后会成为美国对目标国家、机构甚至个人实施金融制裁最具威慑力的渠道?
倚仗美元背后的金融地位,美国在2018年对高达 1474家 企业进行制裁,而这不仅是过去以來最高纪录,更远远超过往年的50%以上。
货币、银行和支付基础设施,没有任何一国的跨境交易可以完全绕开美国在其中的力量,甚至都无法绕开纽约。
如果有一种足以平衡的力量,当世界金融体系面临冲击时就不会那么脆弱,也不会让美元成为一种有如此杀伤力的武器。
有人曾乐观的预计,在这个世纪的20年代初,是的,就是这几年,人民币将赶超美元。在2015年之前,人民币确实做过快速而有成效的努力,但是,那年夏天,经历了那场众人所见的资本市场的动荡,这也变成了一道虚幻的曙光。
而欧元区,甚至都已经无法形成一个像样的银行或市场联盟。
肆
2017年冬天,在鲍威尔上任之前,即便是华尔街上也没有多少人了解他的性格,但他们认为怎样的性格会影响作为美联储主席的决策偏好。
比如,他们认为伯南克在2008年之所以未能预计到金融危机,是因为
“他比较害羞。”
而对于鲍威尔上任之前,华尔街日报戏谑地称他为:
“普通先生。”
如今,我们看到了这位普通先生扭曲的爆发力和决断力。
从2月27日的首次降息前到至5月初,美联储已经扩表2.56万亿美元,增长了61.6%,总资产规模高达6.72万亿美元。
疫情之后,全世界的央行都开闸放水,只有中国不得不按兵不动。
在一季度,中国央行总资产减少了5756亿元,下降1.6%,一季度末,中国央行资产规模36.5万亿元。总理说,中国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1000元。
1000元,大概是美国人每月获得失业补贴的30分之一。
两个月前,在被传出爆仓危机后,桥水基金的创始人达利欧写过一篇文章。他说,疫情后的世界可能最终会导致一场大规模的撤资运动,将使各国央行不得不在提高利率和令本国货币贬值两种情况中做出选择。
当这一切真的发生时,也许就是世界秩序重置的时候。
最近,鲍威尔抱怨,基本上所有的情况都让他夜不能寐。
是啊,玛丽莲梦露都知道:
“你可以拥有一切,但不能同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