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不是故意要跟他打架的!是他先在同学面前说我坏话的!”男孩面红耳赤地朝着妈妈大吼着。
妈妈气坏了,用更大的分贝对孩子怒吼着:“你不好好上学,去打架了还有理了是吗?别人说你坏话,你不惹他,他会说你坏话吗?那他怎么没有说我坏话呢!”
孩子听见妈妈这样说自己,更加委屈了,一边啜泣一边嚷嚷着:“他又不认识你!真的是他先讲我坏话,我才动手的,不是你去问我同学们!”
“还嘴硬,还嘴硬。我咋就生了你这么一个倒霉蛋,真是受够了!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请过一次家长嘛?我上辈子也不知道作了什么孽……”妈妈开启了无尽的唠叨模式,边走边叨叨。
今天中午,我逛超市回来,发现走在我前面的母子俩激烈的对话着。其实听到同学在背后说自己坏话这个事情,几乎是每个孩子都会遇到的事情。很多家长就像这位妈妈一样,采取不信任,不重视的方式去对待。其实,当孩子被同学议论而伤感时,爸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开导——
(1)问心无愧的情况下,尽量敬而远之。
生活中,的确有些人或许是天生就自带嘲笑别人的品质,随便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在他们眼中都是错误的,都是茶余饭后的话题。
对于这一类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你觉得你从来没有招惹过他,也的确问心无愧的情况下,那就清者自清,不予理会就好。别人的嘴巴长在别人的身上,别人有议论的自由,我们自然也有不听的自由。要知道,这种背地里议论别人的行为其实就是可耻的,所以他们的这种行为其实不过就是自毁形象罢了。
面对那些喜欢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我们尽量敬而远之,不予理会就行。当他越是说你,而你越是没有任何回应的时候,时间长了他自己也觉得无趣,也不会再说了。而当你为了别人的一句话就气急败坏的时候,其实别人的内心才是最嘚瑟的,他会觉得自己的阴谋得逞了,因为你不开心了他就快活了。
(2)无法泰然自若时,可以当面沟通清楚。
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是一定会出现些许摩擦的。因为大家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着不同的家庭教育,所以为人处世的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化。
或许你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错,但别人就是会过分解读,同时还不忘到处宣扬你的“错误”行为。当自己无法泰然自若的不搭理时,我们可以当面与对方沟通。语言是具有魅力的,如果有些误会不通过嘴巴讲出来,可能误会就会越深。而如果自己愿意诚心诚意地与人沟通交流,把误会解除,不仅不会伤害彼此的情谊,反而会让彼此的情谊更进一步。
当自己听见别人在说自己坏话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要过分排斥,可以先反思反思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再与人沟通。如果自己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或者不小心伤害了别人,我们要诚信道歉,当你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之后,别人自然不会在背后议论了。
(3)洒脱一点,别去斤斤计较。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确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保证所有人都非常真诚地对待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就能得到所有人的喜爱,就像有句玩笑话说的“我们又不是金钱”。
斤斤计较的日子,自己会活得很煎熬,如果总是去在意别人说法,那么我们将过得很累。洒脱一点,面对别人的非议,我们可以不屑一顾,千万不能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去跟他们斤斤计较。
不管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好,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也罢,惹人厌烦的事情其实有很多,如果我们逐一去计较,那么我们将会浪费很多美好的时光。与其把精力放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之上,还不如洒脱一点,自在一点。
————————
您的孩子有同样的困惑吗?您是如何开导的呢?欢迎和曦曦妈分享你的经验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