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92年,陈赓夫人傅涯去了趟台湾,实现埋藏心底几十年的心愿

1992年,陈赓夫人傅涯去了趟台湾,实现埋藏心底几十年的心愿

前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在过去的时候,尤其是在民国时,真的是非常地积贫积弱,古诗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大风刮过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哪些是劲草,同理,只有当天下出现混乱的时候,我们才能够知晓谁才是真正的忠诚。

一如过去明代的东林党,自然有不少忠臣,可是我们也并不能够否认,这个集团也出现了不少的內奸走狗。比如诗坛领导钱谦益,他个人是非常有才华的,在当官的时候也非常敢说,应该算的上诗歌彻底的主战派了,可是清军一打进来,他就直接投降了,以至于留下了"水太凉"的典故——这个还算是好的了,投降以后知道自己的无耻,于是痛改前非,还算得是个有良心的。


无悔青春,鞠躬尽瘁

有人说,民国非常的穷,简直比印度还强。不过又有人统计,其实民国在那个年代,经济上其实还不如印度呢。当时的印度人在上海当巡捕,把上海叫做什么呢?叫做"东方小孟买",孟买在哪里,在印度!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在于中国当时四分五裂,军阀各自为政,统统都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兴旺发达呢?

所幸,我国从来是一个不缺仁人志士的国度。孔子云:"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言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个诗人(多半是指读书人),说自己有志于道义,但是还要求自己穿好的吃好的,那肯定是在作秀!也就是上天垂怜我华夏了,这种人在年轻人为数不多,真正的年轻人还是很有志气,很能干吃苦的,比如陈赓大将,就是杰出的代表。


将军一去,妻儿洒泪

大将很早就投身革命了,他的妻子同样也是进步的青年。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在他们结婚后不久,陈赓大将就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可是作为一个时常在外的将军,总不能够没有一个伴侣啊,不然的话,家里谁来照料呢?

于是他的战友就给他寻找适合的伴侣。1940年的时候,大将已经失去配偶一年了。战友实在看不下去,就给他介绍了傅涯。傅涯的确是个不错的女青年,她的家乡在杭州,家里条件也不错。照理来说呢,她的出身应该使她站在陈赓的对立面,可是由于觉悟之高,使她来到了圣地延安,选择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当时陈赓的战友正好就认识傅涯,并且知道她不是普通的大家闺秀,所以就将傅涯介绍给了将军。那个年代的人本来就比较直接,更何况双方都是在部队,那是更加的爽快了。两人第一次见面,就谈了很多,按照浪漫的说法,倒也可以称之为"一见钟情",后期的发展也就可以预见了。

可是很巧的是,陈赓发过一个誓言,就是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后,三年内不结婚,于是两人就拖到了1943年才喜结连理。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大将一心都扑在了搞建设上,于是积劳成疾,1959年的时候,他就因为重病住院了,到了1961年,他便病逝在了上海,享年58岁。老实说,这个年纪本来不算小了,可是对于一个健朗的军人来说,实在是"英年早逝"了。在大将去世后,傅涯虽然伤心,但并没有以泪洗面,因为她知道自己有重要的事情做,一是照顾大将第一任妻子的母亲,二是整理大将的日记。


亲人遥隔,夜不能寐

当这两件事情都完成之后,她收到了一封信,原来是自己的妹妹寄过来的。正如前文所言,她家本来是比较有钱的,所以在建国之后她家便搬到了台湾。她妹妹寄过来这封信,只是告诉她,她的父母在去世前想要见她一面。于是,在1992年,已经是七十多岁的傅涯不顾自己的身体,毅然决然地坐飞机到了台湾。

只要是个人,都会有感情。而最为深重的感情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傅涯虽然投身革命,但是她依然是家中的一份子,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我们也不应该因为她到了台湾就谴责她。实际上,当时台湾与大陆建立了较为良好的关系,我们不能因为历史原因,便阻绝两岸百姓的友好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希望大家也能重新审视亲情,不要随便与自己的父母分离吧!傅涯是有原因的,而我们又有什么原因离开父母呢?


参考文献:

  • 《论语》
  • 《赋萧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34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