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是我国在艰苦的抗战时期发明的特殊战法,长久的作战中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这种战术在后来的越战中也被越军采用,与之相对的则是拥有更先进技术的美军部队,那么美军又是如何应对地道战的呢?
监听地下
更加复杂的地道结构
越战期间的地道战已经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坑道的规模更大,距离更远。这一时期的地道结构,已经发展成一种永固工事之类的结构,内部可以大量屯兵、屯粮,甚至是存放坦克。
坑道内设立作战指挥部,医疗单位、通信单位等,除了没有要塞大炮,俨然一座依山而建的地下要塞群。而且还发展出攻击型地道,有些地道直抵敌人意想不到的地方,战斗爆发后能够出其不意地输送兵力发起攻击。
美军在清理坑洞
除了完善的防破坏系统,如陷阱等结构,越军的坑洞也有设计撤退道路,即便是作战形势不利,也能将主力撤退,通过炸毁坑洞,阻断敌人的深入追击。
美军地鼠部队
针对越军的地道战,美军士兵显然无法有效应对,尤其是密集的丛林中,坑洞和陷阱密布,对血肉之躯是极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不利局面,美军开始挑选小个子的士兵,组成“地鼠”部队,展开对坑洞的清剿作战。
地鼠部队徽章
首先地鼠部队的任务就是清理坑洞中的越军,并破坏坑洞防止被再次利用。因为执行的任务不同,地鼠部队的武器装备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装备主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地面装备,另一个是地下装备。
地面装备和其他的部队差不多,当有地方发现坑洞的时候,地鼠部队需要搭乘直升机或者地面车辆抵达现场,对周边地形进行勘察,尽可能地摸清周边坑洞的具体状况,然后再派人进入坑洞清理。
地鼠部队向坑洞投掷爆炸物
地表部队此时也需要强大的火力保护自己和设备,所以突击步枪、机枪等都是常备装备。而且美军也和几十年前的日军一样,没有好办法对付坑洞,抽水机、烟幕弹什么的也是常用的设备。
而那些深入地下的部队就不同了,他们装备手电筒、各种型号的手枪、步话机、防毒面具、刺刀、C4炸药等。之所以不装备冲锋枪或者突击步枪,主要是坑洞本身就很狭窄,不适合它们发挥,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坑洞里开枪,巨大的声响能把士兵脑瓜震得嗡嗡的,所以使用声音更低的手枪更合适。而且大部分仅能容纳一人通行的坑洞,单发的手枪也足以应付危险。
狭窄的坑洞入口
另外军犬也是地鼠部队的好帮手,狗在坑洞中更加灵活,可以打头阵,遇到陷阱之类的可以救士兵一命。为了探查地下坑洞挖掘的情况,地鼠部队还会使用听诊器监听地表,跟以前地下埋水缸原理差不多,只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没什么作为的地鼠部队
尽管有了地鼠部队,美军在越战战场上还是很难应付地道战,因为地道的规模远大于地鼠部队发现的数量,而越军往往将一座小山内部挖得四通八达,地鼠部队无法准确及时地清除每一个出入口。
坑洞的防守位置
而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坑道系统,并不惧怕美军的抽水机和毒烟,哪怕采用爆破手段,也仅仅是破坏一小部分坑洞,这种损失对整个体系影响不大,而且也能通过挖掘快速恢复功能。
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坑洞
反之将部队长时间暴露在越军部队的威胁之下,就为了清除一些重要性并不大的坑洞,造成的损失反而难以承受。这就陷入两难的境地,清除这些坑洞就要面对很大的威胁,不清除又会被越军继续使用;成百上千的洞口又不可能全部摧毁或者派兵把守,怎么算都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03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