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现在的小孩吃喝不愁,家长对其护爱有加“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如同皇帝般、公主般的生活,然而,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烦恼和压力,如果家长们留心观察和沟通,就可以引导其缓解这方面的情绪。
案例:
孙艺是一个标准的完美主义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都表现得特别优裕,然而却因为要请长假照顾15岁的女儿,按道理15岁都可以独立自主生活了,怎么还需要照顾,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原来她女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就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孙艺对女儿从小就要求特别严格,成绩以及平常的生活习惯都管教得井井有条,女儿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还特别懂礼貌,成为很多家长作为教导孩子的榜样。
在严格以及高标准的管教下,女儿比同龄人变得沉默寡言,经常说“我什么都不做好,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类似这样的话语。
面对这样的情景,她不但没引起重视,还一昧责罚女儿,考试失常后,更加是各种责怪,没注意到孩子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异常,然而女儿在抑郁症发作时,承受不了妈妈的责骂,从三楼的窗户纵身一跃,幸好仅仅是腿部扭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才引起孙艺的重视,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才知道,女儿在她严格的教导下,患上了抑郁症,情况显得尤为严重。
支持的观点:
“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这是千古流传的谚语,当今社会也可以适用,必须对孩子严格要求,才能教导出优秀的孩子,完美主义只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什么不好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从小严格要求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更加顺畅。
反持的观点:
过于严格要求孩子,就相当于“揠苗助长”,不仅仅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以得不偿失,应该遵循孩子的意愿,用良师益友的心态和孩子的进行教导,培养孩子可以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教育孩子,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患上忧郁症?
1.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需要给孩子良好的引导方向,遵循孩子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特征,进行正确的引导,以“良师益友”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教导,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和了解,才能更深入进行对孩子的教导。
2. 以身作则,育儿先育己
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强,家长的言行举止都会影响到孩子,这就需要家长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对自己严格谨慎,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以“育儿先育己”的心态,进行对孩子的教导,孩子自然就会有样学样。
3. 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孩子在面临小问题的时候,尽量让他自行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家长再给予帮忙和指导,这样就会让孩子能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也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就算在未来的人生中,遇到不如意的人或者事,都能够从容面对,这是一种生存的能力,从小就要开始对孩子进行培养。
总结:
孩子在健康的环境快乐成长,在满足“吃喝拉撒睡”方面的同时,也要注重心理方面的辅导以及沟通,这就需要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导,结合孩子实际的情况,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陪伴孩子的成长,对于心灵上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94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