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中国的民科到底有多野?

中国的民科到底有多野?

众所周知,人们的脑洞是无限的,而更要略胜一筹的则是民科的脑洞。

民科 一开始指我国体制外、非主流的科学家。现常用作指胡思乱想未经实践的“妄人科学家”。,鉴别民科的关键在于有无科学精神,也就是“拿证据来证明’的精神,而不是说空话的精神,站队的精神,煽情的精神。

本文中民科仅指那些想法不切合实际异想天开的人。


民科的由来

关于民科这个词的起源,我自己能查到的最早的网络记录是2000年出现在BBS上的,更早的因为各种原因查不到了。

至于这个民科词是谁起的,我曾经听说过一个版本,在这里讲给大伙听:

据说民科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北京大学,有一年夏天一群学生正在北大某教室上自习,突然闯进一个西装革履的年轻人,给教室里的每个学生发传单,传单上面写满了奇怪的符号。发完传单后这个年轻人向北大学生们自我介绍,说他来自XX省XX市,是一位来自民间的科学家,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在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他的理论。从此民科这个词就在学生中广为流传,一直沿用到今天。

以下是民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永动机

这位就是磁铁哥,被称为是永动机之父,他的想法是把磁铁当成电池,从而实现永动机的效果。设计图和公式也好懂 大概只要初中毕业的程度就可以无压力的游览了 而且像模像样的 蒙骗一些小学生毫无压力,而且还去申请专利 最后没过 甚至花几年时间去告专利局 。

这本书主要内容是将虚数推广到了“华数”。为纪念这个伟大的发现,”作者使用华字命名了这一成就,本书最大的惊喜是推翻了欧拉公式。“在审视过程中,发现了欧拉公式在推导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错误。”

还有以下等等:


看到这里,相比好多人都想问,民科到底在研究啥?

民科遍布在各行各业,全方位无死角地冲人们播撒学术的种子。尤其在数理两大基础学科的舞台上,更是频频可见他们活跃而自信的身影。

  • 数学

数学民科最爱研究的就是哥德巴赫猜想,主要听起来太简单了,不就是“1+1=2”吗?掰指头数一数就能解决的事情啊!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我国民科可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3000次,可惜没有任何手稿能流传下来。知乎有个高中生完成了证明,而且仅用了4个步骤,实属少年英才!

物理

物理民科是最多的。一半人试图推翻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建立属于自己的物理大厦。但就连最简单的公式F=m·a=m·dv/dt,他们都能把d给约掉

剩下的一半人选择潜心研究永动机,这种听起来就很科幻尊贵的东西实在令人着迷。即使它严重违背常理,民科也乐此不疲。


“民科”的发展

发展因素有其二:

  • 社会背景

他们成为民间科学爱好者和整个社会背景是有关系的。80年代所谓的‘科学的春天来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科学一下子很有地位了。他们听到了科学史上一些关于科学发现的小故事,以为科学靠灵机一动—拍脑子就能得到,一个经典的故事就是牛顿在苹果树下坐着,被苹果掉下来砸丁脑袋,然后就想出了万有引力。这类的故事很多,基本上是胡扯,可是他们相信了这些故事。”

  • 媒体宣传

媒体的宣传无疑也是催化剂。特别是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介绍陈景润事迹后,反响很大。也就造成了直至现在,哥德巴赫猜想还是民科们的最爱。

直至现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民科的数量越来越少。

最后

民科最早是民间科学家或者民间科学爱好者的统称,只要对科学感兴趣,对科学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我觉得不会有人鄙视或者声讨,而现状是太多的所谓民科都是不系统的学习科学,一知半解就觉得自己弄懂了科学,而且在别人指出问题后,恼羞成怒,认为是所谓的官科对其迫害,这样怎么不被鄙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949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