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熊育儿日记
现在的人们普遍生活条件都很不错,大多数家庭也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为了让孩子更优秀,家长们则是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事情如果家长掌握不好分寸的话,是很容易教坏孩子的。
“新型溺爱”正在蔓延,不懂“藏”爱的家长,很难养出优秀的孩子:
乐乐是一名6岁的小男孩,由于是家里的独子,所以他妈妈平时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总是给儿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当然,乐乐的妈妈也清楚,孩子不能溺爱。所以,她一直也在把握着分寸。比方说,乐乐的妈妈每天都会提前给孩子准备好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让孩子自己穿。她觉得这既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也照顾好了孩子。
可乐乐的妈妈毕竟不是超人,不能做到事事周全。所以,有时候她也会做出一些“溺爱”孩子的事情。
比方说,这天,外面下了雨。但是乐乐的妈妈查看的天气预报报错了,所以,早上在给孩子准备衣服的时候,乐乐的妈妈就没有给孩子准备雨具。这让乐乐的妈妈很是自责,在孩子回来后,她还摆出了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生怕孩子会因此而生气。
再比如,这天乐乐妈妈给孩子买了一条非常时尚的裤子。但是让乐乐妈妈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乐乐不小心被这条裤子上的装饰品划伤了,乐乐妈妈知道后心疼极了,一直责怪自己,说自己不该给孩子买这样的裤子。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而这些事情也让孩子发生了变化。乐乐的脾气在妈妈的这种“新型溺爱”下变得越来越差,整个人都变得很任性,丝毫不懂得尊重妈妈,也不愿意理解、体谅妈妈。
分析:
我们有不溺爱孩子的这个意识是好的,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做到把控好底线,清楚底线是什么。照顾孩子是我们应该负的责任,但是有些事情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管。而且有些事情是我们无法照顾得那么周全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一些无法预测的变数而感到内疚。
身为父母,乐乐妈妈其实做的已经是足够了。就算孩子淋了雨、被划伤,也是正常现象,作为家长我们没有必要那么在意,那么卑微。如果我们总是这样的话,孩子只会越来越觉得父母所给予自己的是理所当然的,只会被宠坏。
什么是“新型溺爱”?
虽然说,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溺爱孩子不好,也会像乐乐妈妈那样,尽自己所能去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了。但是,他们其实还是不清楚什么事情该管,什么事情不该管的。也就是说,他们根本分不清什么是溺爱。很多事情在他们眼中是很正常的,但其实在别人眼中就是在溺爱孩子。而这种“新型溺爱”正在蔓延,这些不懂“藏”爱的家长,最后只会教坏孩子。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 不要总是主动提供孩子需要的东西
首先,我们作为家长,要学会放手、学会拒绝孩子。不要孩子一有要求,我们就满足孩子。甚至于像事件中的乐乐妈妈那样,孩子还不等张口,她就先想到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主动提供给孩子。这样做只会让孩子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变得越来越不能体谅父母。
2. 找准自己的位置
我们都说,家长不应该总是摆出“大人的架子”。但是,如果家长平时在面对孩子总是很卑微的话,其实也是不行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长也是人,也是有缺点有问题的人,他们不可能做到事事周全。做错了我们可以认错,但是没有必要低三下四。这样孩子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高傲,越来越不把父母当回事。
3. 分清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
现在有很多家长总是分不清自己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就乱管孩子。像是一些孩子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其实我们是没有必要操心的。操心过度 ,只会让孩子变成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人;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操心,也一样会害了孩子。所以,掌握好度很关键。
你会溺爱孩子吗?你平时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评论。
育儿小贴士: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独生子女家庭还是比较多的。所以,父母平时对孩子很关注也是很正常的一种现象。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知道的是,我们无法一直陪伴孩子,有些关爱我们可以给予孩子,有些不行,我们必须要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父母必修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8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