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和自身的习惯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很大的影响,若你家孩子出现自私、叛逆、不合群等负面人格,这正是因为在儿童时期没有正确纠正不良的习惯而导致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家长一旦不注意,就会放纵孩子,却不知道这些不良习惯正悄悄地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哈佛研究表明:有一些行为看似无关紧要,但会让孩子大脑“变笨”,日后想要补救就很难了,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些方面疏忽。
哪六种行为会让孩子大脑“变笨”?
一、放纵孩子熬夜
现在熬夜似乎变成了常态,前一段时间都晚上十点多了,小区中依然能看见家长带孩子出来玩,大人不仅养成熬夜的习惯,还顺便带上了孩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小时候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阶段,如果长期熬夜的话,不仅会影响身高发育,降低身体免疫力,还会造成大脑疲劳,导致第二天大脑昏沉一整天都没有精神,特别是上学后的孩子,反应力和记忆力也会随着变慢。
二、过早传授知识
很多家长眼中,孩子在学龄前会背古诗、识字、就会很聪明,是一个“小神童”,于是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的就让孩子去学习,认为这样等到上学时会变得轻松一些,但过早的传授孩子知识真的好吗?
过早的传授知识会让孩子失去整个童年的,家长看似是为了孩子好,但实际上却是扼杀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每个小孩小时候是很好玩、好动的,如果你强制让孩子去学习,不仅令孩子讨厌读书,对未来的学习也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最终导致学习下降、对学校产生厌烦心理。
三、给孩子吃太饱
孩子吃得多并不代表孩子身体会长得快,每次吃饭时,家长总喜欢让孩子多吃点,但你可知道,孩子吃太多可能会影响智力发育。
科学研究证明:当人吃饱之后,大脑神经中的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就会有明显增多,长期吃得过多的话,就会导致大脑细胞出现早衰,从而使人的智力和记忆力下降,老人们常说的“饭吃七分饱”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四、情绪抑郁
情绪是影响大脑发育和智力活动的重要因素。
当一个人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时,大脑活动就会受到情绪“感染”,变得死气沉沉、反应迟钝。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当孩子长期情绪抑郁的话,大脑也会受到情绪的感染,变得没有精力,反应迟钝等等,逐渐就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
五、蒙头睡觉
有很多孩子睡觉时都习惯蒙头睡,这样做是不对的,当娃用被子蒙住头之后,呼吸的空间就会变少,空气得不到可流通,导致被子中的氧气会越来越少,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会慢慢增多,由于蒙被有散不出去。
如果孩子呼吸气体得不到交换,就很有可能导致大脑供氧不足,影响大脑正常运转。
所以,大家们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睡眠习惯,要帮助孩子改善这个睡眠习惯,同时也要告诉蒙头睡觉的坏处。
六、懒于用脑
如果你经常用脑,那你就会越来越聪明,反之,你懒于用脑,那么你的大脑就会出现退化的情况。
这是因为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大脑中的思维逻辑能力能够促进脑力发展,起到了锻炼大脑的功能,而不善于思考,缺乏交流的人,大脑功能就会出现退化情况。
大脑发育关键期,父母如何开发孩子大脑?
1、运动
孩子的运动能力是可以反映出他们的智力情况的,细心的家长会发现,智力较低的孩子,往往会出现动作迟缓,运动能力不足的情况。
原来人的运动跟大脑是有密切关系的,人体一切的动作都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孩子加强自己的运动量,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并刺激大脑皮层,让其变得更加的活跃,因此,家长最好每天挑个时间跟孩子一起运动,坚持下去,孩子会变得更聪明。
2、玩游戏是很好的脑力开发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离不开游戏,孩子从简单的游戏中不仅获得了乐趣,还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这要比强制孩子去学习要轻松的多,父母坚持跟孩子一起玩耍,不仅能够增强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帮助孩子认识更多的事物。
建议:可以买一些益智类书籍给孩子,在有空的时候陪他一起做些益智游戏,楠姐推荐《幼儿空间想象力训练书》全套4册,左右脑全脑开发,亲子故事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为孩子提供各项能力的训练,可以更好的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3、培养孩子科学思维
很多的家长都认为科学思维是科学家、理科生才需要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科学思维不该是学、或者说理科生才需要的东西。它更是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的基本素质。因为科学思维会引领孩子,令孩子拥有持续获得知识的能力,并长成一个不被操控的成年人。”
爱因斯坦说过,Play is the highest form of research(玩耍是最高形式的研究),科学首先要好玩,才能激发孩子更多的兴趣。
说到科学思维,有的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太小,对科学的概念还不够了解,但我觉得科学的思维是可以从小培养的。对于3-6岁的孩子,其实我们真的不需要太深奥地去解释一些科学现象深层的原理,楠姐推荐《第一次遇见科学》。
《第一次遇见科学》专注于幼儿科学素养教育,结合少年儿童出版社以及美国国家地理学习公司庞大的教育资源,研发了一系列适用于中国5-7岁儿童的科学启蒙课程、书籍及配套产品。
产品一:课程
“第一次遇见科学”课程是中国首套系统性的、针对5-7岁儿童的科学启蒙课程。分为3个level,包含地球科学、物质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等在内的96个主题。
3个level的知识与概念梯度进展,从认识自己开始,逐渐向经验世界以外的科学知识扩展,最终帮助孩子搭建起初步认识世界的桥梁。
老师是陪同引导者的角色,不是万能的知识给予者。
老师与孩子们互动问答,启发和引导孩子去观察、推理、判断,帮助孩子总结、归纳建构知识模型,进而让其掌握每节课程要求的核心概念与技能。
课程所指涉的幼儿科学素养:
- 提问、观察、检验、辨识和分类、数据收集、记录与阐释、预测与假设、阐述和总结
- 好奇心、创造力、科学探索精神、问题解决能力、全球认知能力、沟通能力、数学素养
产品二:图书
“第一次遇见科学”图书是课程的配套产品,分为3辑,全套12本,书中96个单元的内容与课程中的96个主题一一对应。
真实的高清自然图片,引领孩子回归最朴素的阅读与观察。
▼《第一次遇见科学》书中插图
每个单元提供导读与测试,有总结本单元学习目标、核心知识点的页面,以及进行亲子共读的科学探究方法。
▼《第一次遇见科学》单元导读、测试
购买“第一次遇见科学”图书,可点击菜单栏“课程产品”→“图书”~
产品三:教学APP
“第一次遇见科学”教学APP服务于“第一次遇见科学”课程,软件内装载了全套课程的课件、视频、教案及备课教学库。
老师/家长给孩子上课时,只需一台iPad,将APP内容投屏即可,简单易操作。
点击下方去看看,还免费包邮哦!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6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