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之前的清明节,还是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猪价都是一改常态,不但没有出现节日上涨的小高峰,反而有继续下沉之势。
那就意味着,2020年的猪肉需求是“异常低迷”,同比往年猪市行情的上涨规律也“更难拿捏”。
猪价不景气,首先表现在白条猪市场上,五一节前,需求一般,屠宰量、屠宰白条出厂价均呈现下滑状态,而众多指标中,屠宰体重相比4月份前有明显增长,可以看出大猪也在集中出栏。
而屠宰场原本在五一有提价的意愿,但由于需求端不买账,需求疲弱,走货不畅,屠企为了利润空间,不得不将白条出厂价格再次下调。
据商务部数据获奖,1月至3月份全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4.3%,受疫情影响,猪肉消费不振,导致猪价连续回落,猪肉批发价格更是达到11周连跌。
今日,全国猪价再次出现大跌暴跌,北方所有区域更是全面进入“14时代”,养猪人还坐得住吗?5月猪市还有盼头没?
今日猪价下跌幅度明显加剧,部分地区更是呈现多次调价,随着北方地区屠宰企业降价幅度明显加大,不少地区猪价跌破14.5元/斤,局部地区猪价已经向14元/斤看齐,北方低价地区大车采购明显加大,由于天气温度炎热,一些猪贩子反馈,生猪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热应激现象,再加上高速收费,对生猪调运添加阻碍,或加剧主产区猪价下滑。
当前大环境虽是缺猪的,但一些出栏猪的体重较大。据了解,3月底开始的二次育肥现象多,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江苏三省,目前很多体重达到150~170kg,均重130kg以上,较非瘟前提高17%,相当于直接增加市场生猪供给量。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进口肉影响。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口肉类(包括杂碎)共125万吨,同比增长了69.6%,其中进口猪肉及猪杂碎共95万吨,同比增长了98.2%,约相当于增加1000万头标猪。
总的来说,眼下尽管疫情放缓,企业复工、学生开学、餐饮渐旺等等利好因素,但市场整体来看仍旧疲软。
通过不同的因素来看,处于炎热消费淡季,再加高价位,大众端对猪肉需求继续趋弱,供应端不断增加,猪价下滑趋势难改,预判5月份受大猪出栏,以及冻肉投放的影响,猪价仍以震荡下行为主。
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平,一起探讨猪市行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70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