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有教养的人活该获得优秀的资格,三教九流的派别是自己赋予的

有教养的人活该获得优秀的资格,三教九流的派别是自己赋予的

毕淑敏在《教养的证据》里说到过这么一段话:“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勤勉、互助、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吃苦耐劳、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身体力行,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这些的人是伪善。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煞有介事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那到底什么叫教养呢?百度上是这样解释的:“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本人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教养就像瘦子吃饭,她可以不停地吃东西,但她的肠胃不吸收,最终还是骨瘦如柴,因为教养不等于教育,就是说,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他依然是没有教养的。但这句话不能反过来说,因为但凡是有教养的人都势必接受过好的教育,不是来自校园就是来自家庭,总之缺一不可。

我为什么会认为有教养的人活该优秀呢?肯定会有人反驳有教养的人就都优秀吗?不一定,但是没有教养的人,大多数不会出类拔萃,即使那个人他现在光鲜亮丽,迟早有一天也会坠落云端,因为世界是不会允许一个趾高气昂的人手舞足蹈,道德不允许,生活规则也不允许,而那些没有教养的人是注定不会被世界容纳的。



所以,我对教养和成功的总结就是:这个世界的各个行业都有杰出者,也同样都有自甘堕落者,各行各业,众生百态,一览无余。因为我们人类的群体太多了,从上到下,不论是高层人士还是最底层,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有教养的人活该优秀!

01.有教养的人活该获得优秀的头衔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真正有教养的人的视角是立体的,她并不会局限于自己的圈子,她会给身边的每个人留足体面,教养说到底就是看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你想想,一个喜欢发脾气的人,经常用面目可憎的脸和疾风怒雨、口不择言、尖酸刻薄、含讥带讽的话语去攻击别人,她在别人的印象里就只剩下暴躁,即使她的业绩做得再成功,光靠这一项直接就可以直接将她整个人pass,因为一个能hold住全场的人往往是会顾全大局的人,但凡给人可靠感的人一定是那个有教养的人,而那些张着“血盆大口”的人留给我们的印象大多就是所谓的“土老板”(这里没有攻击行业或者某种人群的意思)。



除此之外,一个有教养的人给人的感觉是谦谦君子,是可靠感,即使他拒绝了你,你的心里也只是心存感激,而那些恶语相向的人,即使他接受了你,给了你业绩,但是你的心里依旧有所芥蒂,甚至不想和这样的人继续共处下去。

无论你是去企业、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什么私营店,你都会发现,工作做得最好的或者生意经营最火热的,都是那些有修养的人,否则海底捞就不会成为企业的标杆,在生意场里,服务态度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教养,海底捞那让人敬佩的服务态度才让它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而那些出口成脏、自私自利的人,无论在哪个行业里都不被接受,因为教养是敲门砖,做人都做不好又怎么可能把工作做好呢?所以自私自利的人往往都不会成功的完成一件事。



这让我想起安徒生童话里面有个故事,叫《老头子总是对的》。说的是从前有一对老夫妻,过着清贫的生活。这一天,老婆子和老头子商量着把家中仅有的一匹马卖掉换些更有用的东西。换什么呢?老婆子说:老头子,你决定吧,你做事总不会错的。



于是老头子骑着马到了市场,先后把马换成母牛,母牛换成羊,羊换成鹅,鹅换成鸡,最后把鸡换成一袋子烂苹果。两个有钱人半路上听说了这件事都认为老头子回家会糟老婆子挨打,至少要痛骂一顿,老头子却坚信自己会得到一个吻,于是他们以金子做赌注。

后来,两个有钱人惊奇地发现,在旁人看来这一路走下坡,越换越廉价的交易却每次都让老婆子大加赞赏。老头子为什么有这种信心呢?显然是因为老头子做每一个选择都是诚心诚意地站在老婆子的立场上的。他把老婆子的需要看得比物品的价值更重要。故事的结局,两个有钱人赌输了,金子奖赏给有教养的老头子。

这个故事并不是告诉大家要去做不对等的交易,而是隐喻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会赢得生命中最值得的奖赏,那就是一段如沐春风的情谊和关系。而这样的关系最后都会变成你的需求回馈给你,所以有教养的人才配得上优秀的头衔。

02.社会层级是教养赋予的

生活中肯定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人家某某又得了奖金,哎呀,正常呀,谁让人家天生优秀了,咱和人家不是同一层次的人。”“你看某某业绩那么好,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方法。”这样的人很多,我们也经常遇见,可是你会发现,这样的人往往混的不咋地,因为思维成就意识,意识造就性格,性格成就命运,一个只看到别人成就就开始嫉恨嘲讽的人,他的意识也注定逃离不了自身的狭隘圈。



举一个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来说一下,我在做销售的时候去到过一个写字楼里,一共32层,除了8层以下是国税局等国家行政单位之外,往上都是各个高级企业的老板和员工,虽然那天在这个写字楼里的业绩和预想相差甚远,但是却让我如沐春天,工作起来也感觉异常轻松,因为那里的每个员工给人的感觉都是舒服的。即使他们很忙也会微笑着告诉你,“不好意思,我在忙,等我有空答复你”,或者委婉决绝你,“对不起啊,我这边不需要,等我需要会联系你的”。

与此相反,业绩最高的一次是我去过的某个企业,那里的员工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但是那天给我的感觉却是大相径庭的,有人会操着谩骂的语气嘶吼你,“滚开,什么东西,老子看见你就烦!”各种各样的语言都有,甚至还有那样的人,他认为在帮你完成任务,所以你在他那里就要做到百应百答的态度,即使是多无理的要求,你拒绝就要举报你。

总之,那天结束之后,我整个人都是蔫的,因为除了心累就是心累,而那些爆粗口的人大多都是没文化、低收入、不好好工作,就喜欢混日子的人,对他们来说,生活就是得过且过,怎么偷懒还挣钱算一天就是一天。至于那些把自己地位高高抬起的人大抵都是平平淡淡,工资不算太高也不算最低,但是工作上没有足够让他骄傲的地方,于是就开始在别的地方寻求崇拜感。



其实,教养并没有离我们太远,它体现在了方方面面,而正是这些小小的细节才成就了无数个优秀的人,也凸显了所谓的行业和社会地位,而这些层级的定制不过都来自于自我的修养。

给大家讲一个麦卡锡和他的“雪茄”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人们发现坐在前排的美国传媒巨头ABC副总裁麦卡锡突然蹲下身子,钻到了桌子底下。大家目瞪口呆,不知道这位大亨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如此有损形象的事情。   

不一会儿,他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扬扬手中的雪茄,平静地说:“对不起,我的雪茄掉到桌子底下了,母亲告诉过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每一分钱。”众所周知,麦卡锡是个有名的亿万富翁,照理说,应该不会理睬这根掉在地上的雪茄,但他却给了我们意想不到的答案。



这就是教养给人的魅力,他体现在方方面面,却从精神上划分出了层级,越是优秀的人,他的精神往往越低调,因为只有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

真正的三教九流不是体现在金钱的差距,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挣着微薄工资却让我们倍感敬佩的人,也有很多虽然很有钱却让我嗤之以鼻的人,而这些层别的划分不过是来源于教养罢了。

03.不是每个人都能努力变成有教养的人

这句话不是在打击我们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教养是优秀的阶梯,但我们生活圈依旧鱼龙混杂,该优秀的人依然优秀,该野蛮的人也依旧如此,那是因为教养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东西,已经在你的身体里定了性,你见过自私自利的人突然变得无比慷慨,一个说话很难听的人开始注意别人的情绪吗?这样的人太少了,那是因为思维已经成为定性,而这种习惯的养成不是天生就是后天的培养。



为什么现在国人的普遍素质开始提升呢?起码大街上很少能听见哭爹骂娘的人,谢谢和对不起也开始成为口头禅,这是因为教育力度的提升,现在的人均学历起码都在大专以上,都有一定的教育基准,所以教育在教养的提升里占比还是很重的。其次就是家庭教育。

我见过彬彬有礼的小朋友,也见过胡搅蛮缠的熊孩子,同样都是孩子差距却无比巨大,这都是来自家庭教育的不同,那些彬彬有礼孩子的爸妈一定是有教养的人,而那些胡搅蛮缠的熊孩子在我们每个人心里的定性就是:“没家教”其实这不是在抨击什么,因为孩子时期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而他学习到的东西大都是来自于日常生活在一起的人,所以,你是什么样子的,孩子就会不自觉的去学,后天再没有人去指正,那就真的导致教育失败,后天再去更改就是大南门里种南瓜—难上加难了。



如果你是个深知素养很重要的父母,那就从现在开始做好教育,起码管理好我们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是个想改变自己的人,不着急,慢慢来,习惯是长年累月堆积起来的,要想改变仍需一点点改,每天作出一个小改变,一年下来的变化都是巨大的。

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我们生活中每个人的修养都越来越高,这样我们国家才会越来越优秀,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文明的代表,我们国人的素质文化不能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4233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