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点建议给未来赴美上市企业。”
本文为IPO早知道整理撰写
编辑 | C叔
4月30日,早知道学院邀请纽交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杨旭女士,对美国资本市场和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等内容进行了线上直播分享。在分享中,杨旭表示,尽管疫情在短期内会对企业赴美上市产生一定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需求依然强劲。以下为分享具体内容:
2019年IPO市场回顾
1、总体看,2019年每股IPO市场表现强势;三大股指均创新高,市场表现亮眼;
2、2019年各个季度都有75%以上的企业报出比预期更好收益:
- VIX波动整体较为平缓,全年15.4,而30作为美国IPO窗口开放的指引参数;
- 2019年是自2016年以来美股IPO表现最为强劲的一年,共221笔;
- 科技、SPAC、医疗领跑。SPAC近几年非常值得关注;
- 医疗类IPO表现大幅领先S&P500指数。
对2020年美国IPO前景展望
1、在2000年至今的历次过往的历次危机中,此次疫情回调的特点:下跌速度快,与2008年更相似;
2、2月24日海外病例激增之前,IPO节奏保持稳定;
3、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全球大流行之前的VIX指数相对稳定;
4、整个3月份,美股市场对所有公司几乎是关闭的状态;
5、3月27日,美国通过2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法案后,市场开始回调;
6、2020年初至今,美股市场能源、金融行业表现最差,医疗、科技行业表现最好;
7、2020年初至今,美股第一季度融资开放,36家公司募集了130亿美元,和2017、2018、2019年对比,2020年第一季度IPO募资表现强劲;
8、第二季度,IPO项目相对冷清;
9、2020年初至今,SPAC和医疗行业领跑美股IPO;
10、2020年初至今,近80%的美股IPO募资额少于或等于2.5亿美元。和2019年相比,中型IPO的比例上升,大型(超过10亿美元)的IPO占比相对较高;
11、2020年新股股价表现并不算太差;
12、美国大选年可能会给美股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波动性一定会上升;
13、重点关注的因素:疫情及经济复苏、石油价格战、美国大选、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上市企业美股收益、S&P500收益——预计本年S&P500仍有正向收益,但很难实现类似于2019年两位数增长。
中概股赴美上市展望
1、过去十年是中概股赴美上市黄金时段;
2、2010年有40家企业上市,2012年,受中概股被做空的影响,只有两家公司在美股上市。2016-2019年,中概股上市需求是比较热烈,市场回应积极;
3、过往12年中,平均每年17家上市,融资额在40亿美元以上;
4、大中型中概股公司持续跑赢市场,小型中概股公司股价表现承压;
5、疫情期间最值得关注的因素: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复苏差异、不同行业所受影响不同、适应疫情下的沟通环境变化、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需求稳定。
6、对于潜在发行人的建议:
- IPO准备时间一般为8-10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有上市计划的企业应该继续准备推进,以确保IPO窗口期出现时能抓住机遇;
- 公司还是注重自己基本面的发展,加强运营,不断精进企业故事;
- 公司做好准备回答业绩受影响的原因,公司将如何回归正轨,以及更好的针对未来类似突发事件的应急计划;
- 公司应准备合理且可行的行动方案,包括系统、流程及政策等,以应对疫情和其他类似风险;
- 公司应增强在线作业能力,应用并适应通过视频会议与投资者进行交流;
- 对于FPI(在美国上市的非本土公司)没有成立内审部门的要求,但也许是增强企业管治理和投资者信心的选择。
互动Q&A
Q:如何看待ESG投资?
A:疫情对ESG投资造成了一定影响。ESG是环境、社会影响(员工满意度、生产安全、供应链企业关系等)和企业治理。ESG投资人长期关注的是社会长期价值,推动长期可持续发展。欧洲非常领先,很多欧洲大型基金管理公司都要求ESG达到一定评分。看养老基金、大学基金、保险基金更看重的是长期回报,而高评分的ESG会带来更加长期的回报。在美国,越来越多基金会把ESG纳入投资考量。传统意义上,E是比较容易定义的,比如碳排量、可持续能源使用程度等等,但是S(社会影响),是过往是比较难定义的。但在疫情当中,企业从员工的政策、福利和复工的相关政策,都会出现一些定量定性的考核标准,公司在ESG里会更容易量化。而在企业治理上,未来董事会的独立董事的设置,分散性、独立性可能会进一步加强。
Q:什么时候是公司上市的最佳时间点?如何预判窗口期?
A:上市不是一个一次性的动作,更多是企业内生动力驱动、结合外部市场。内在动力是指企业发展强劲,满足上市基本面需求;第二是投资人的需求;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第四是海外并购增多,上市股票当作国际化并购货币;第五是员工,上市公司的股票对员工是很好的激励;第六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定位于全球企业,上市也是品牌升级行为。过往的话,传统的上市窗口就是9月份之后,会有一大波企业上市。但是今年,要看疫情、美国大选、财政/货币政策、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等等,都会影响到投资人。要紧密关注新兴指标,和企业发展和复苏的情况。
Q:从疫情角度来看,中概股发行人具体有什么影响?
A:刚才已经解答。短期影响是公司自身上市的时间表,因为运营、财务数据需要调整恢复,这也因行业而异。项目的执行难度上,差旅不方便,中介机构的执行会和之前有差距。长期来看,不会改变公司的需求。而在中期,考虑到中概股企业和美国投资人的沟通不如当地企业充分,但疫情改变了行为习惯,中国企业跟投资人沟通更多在线上,这会增强海外投资人对中国企业信任、了解。长期来看,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需求强劲,因为去美国上市的根本原因没有改变,美国是资金池最深、流动性最高的市场。投资人对于科技股、医疗行业投资有更多经验,有更多样估值方式,对公司全面、合理和可持续性的估值。此外,美国上市也是一个对中国企业信任背书。
Q:疫情对于美国IPO市场的影响?
A:疫情对于IPO过程的执行和潜在公司IPO的发行公司的业绩都会有影响。主要影响体现在,市场波动性增加;上市窗口会模糊;企业会调整估值预期;一级市场投资的调整可能会缓解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的情况;宽松货币会利好风险资产;可能会加剧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分化、发展速度的差异会扩大,赢家会更多战略收购和整合,更多更大领头企业的上市。
Q:中国企业可以发行SPAC吗?
A:可以。
Q:直接上市潜在市场如何?
A:主要区别在于企业不需要发行新股、现有股份直接上市;而且不需要投行承销。对一些(明星)创业公司,账上很多现金,不需要在短期内融资,可以给股东和持股员工退出的途径,而且直接上市不会对现有股东稀释。但这种方式一般需要上市企业是家喻户晓的品牌,对投资人已经有深入了解。疫情期间,很多估值承压,不希望稀释股权,所以考虑直接上市。长期来看,对中国头部的大企业会有吸引力,因为投资人已经了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