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进步是如此的神速,我们经常会被类似这样的事情吓住:“什么,机器还能做这个?”看看那些让我们瞠目结舌的无人工厂和无人商业。
上汽通用金桥工厂无人车间
上汽通用金桥工厂无人车间实现了100%焊接自动化,这个水平的工厂在全世界不超过5家。这里是号称中国最先进的制造业工厂、中国智造的典范。偌大的车间内只有10多位工人,他们管理着386台机器人,每天与机器人合作生产80台凯迪拉克。
京东“亚洲一号”无人仓
京东有50个不同层级的无人仓,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广州等全国多地,而上海“亚洲一号”已经成为京东物流在华东区业务发展的中流砥柱。无论是订单处理能力,还是自动化设备的综合匹配能力,“亚洲一号”无人仓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正大食品无人水饺工厂
几千平方的厂房里,干净整洁,机器24小时不休息的工作,可是看不到一个员工。从和面、放馅再到捏水饺,是一条完全干净整洁的流水线。以前整个工厂需要200个工人,现在生产相同的东西用工却在20人以下,这意味着“无人工厂”可以压缩人工90%。
海底捞的无人餐厅
海底捞和阿里合作斥资1.5亿打造了无人餐厅。店里没有洗菜工、配菜员、传菜员,只有机械手臂。用餐区360°全屋环绕式立体投影轮流播放。等位区的美甲小姐姐换成了投影屏幕上的小游戏。食客可根据个人喜好搭配汤底,并命名保存你的独家特制汤底,以便下次继续使用。
亚马逊的无人超市
亚马逊推出的无人超市,是不同于通常意义无人超市的黑科技。顾客凭二维码进店,商品的背后没有RFID标签。顾客购物之后,不需要排队付款,直接走出超市,APP自动推送购物清单并自动完成结账。所有一切靠的是一套智能摄像头系统,太牛了。
人类会失业吗?
越来越多的无人工厂和无人商业,让我们眼花缭乱。面对它们,我们总会提出同样的问题:是不是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要失业了?
对此,我持一种保守的态度。在人类已知的知识体系范围之内,恐怕机器不会代替人类,甚至也不会让人们大面积失业。
首先,商业总是前提
企业用机器来代替人,技术的可行性其实是一个次要因素,成本和收益才是核心因素。当人的成本高于机器的时候,企业家就会选择使用机器,反之则不会,这正是技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所在。
今天越来越多的无人工厂和无人商业的出现,正是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结果。那些自动化水平非常高的国家,比如德国,首先就是人力成本非常高的国家。同时,这些国家也并不会因为技术应用而就业率降低,恰恰相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是工作时间缩短,单位劳动报酬增加。由此我们看,使用机器和人的就业之间会达到一种平衡,这是一种市场价值规律的平衡。
类似海底捞1.5亿元打造无人餐厅,这样的投资更多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探索和尝试,有钱人的游戏,而非出于一家餐馆赚钱本身。因为凭谁都知道,收回投资是多难的一件事。
其次,技术也有软肋
尽管有很多无人工厂和无人商业,它们仅仅是企业的一部分,而更多的部分还是需要人来工作的。谁来设计这些机器,维护这些机器,监视这些机器,还是要靠人的。实际这些号称无人的都不能真正无人,因为机器甚至是人工智能目前不管怎么发达,都没有解决一个“鬼知道”的问题。
人们总是把可知因素的对应操作赋予机器来完成,背后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算法。当出现不可预知因素的时候,算法也就失灵了,机器会完全变成傻子。所以在那些无人工厂,也总是要有人看着这些机器,以免出现“鬼知道”什么问题。
为什么无人驾驶至今不能上路,即使在未来可以上路,我相信应该是在一个限定环境之下的。因为在完全开放的道路上到底会发生什么只有“鬼知道”,而这个“鬼知道”机器是无能为力的。还有虽然从技术上来说,今天一个有经验的外科专家能够远程操纵机器手来进行手术,但实际上我们宁可相信一个并不太出名的现场医生也不会相信这种远程操作,因为会发生什么“鬼知道”。
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有就业杀手之称的科技巨头亚马逊,员工数在近几年却呈现高速增长,2016年30万人,2017年50万人,到2019年10月达到75万人。
最后,人类需要情感
机器是冰冷的,而人是温暖的。从物质产品来说,从前批量化的生产也开始呈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特征,还有很多定制化的流行。人们在追逐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需要也更加丰富,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影视、文化、艺术、设计、教育、旅游、餐饮等等各种服务行业,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而不是机器。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发展背后推动因素其实也是人的情感,技术仅仅是在改变着人们交互的渠道。
电子商务发展了,人们还是会逛街;我们可以在各种媒体中看到想看的风景,而现实我们还是会去旅行。情感是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因素,而不是其他的什么东西。只要人类社会还存在,它就需要情感;只要人们还需要情感,机器就代替不了人。
凡此种种,机器是在帮助人类,推动着人类实现生活方式的进化,而不是代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担心,而只需要相信无人工厂和无人商业的出现,会让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也会让我们工作的内容发生变化,首先应该是向一个更好的方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