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明星杨澜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吗?

明星杨澜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吗?


不一样的杨澜。
谈到明星对子女的教育,拥有两个孩子的杨澜总能用不一样的法子引起大家的议论。 对于杨澜,相信大伙儿都不会陌生。 她的人生是成功的,对子女的教育更是成功。 可能有人要问了,她常常国内国外到处飞,特别的忙,怎么会有那么多时间好好教育孩子呢? 教育孩子,他说:最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在儿女身上弥补自由和快乐,而不是失意的人生。


在教育当中,做好自己,往往更加重要
她用自己的教育理念,把儿子培养成了自己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友,把孩子送上了成功的轨道。 杨澜在家庭生活上,杨澜跟大家分享了她在教育子女方面的许多心得,她的体会是:人格培养、身心教育、智商情商逆商(抗挫力)缺一不可。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她最重要的育儿理念之一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她说:“做父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身教比言传更具有说服力,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假如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也会模仿你的。


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陪伴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位智慧妈妈的育儿观。 作为一位优秀的家长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陪伴。 1996,杨澜在美国生下儿子;2000,杨澜在上海又生下一个小女儿,圆了她想要“美国儿子中国女儿”的妈妈梦。 孩子出生后的几年时间里,杨澜也一直是自己带孩子,虽然有点辛苦,可杨澜觉得很值得。 杨澜到现在还记得儿子一岁多时的一个场景。 出差回到家,发现儿子脸上的脸色格外的有层次,先是把脸扭转过去,憋了半天以后,委屈得哭出了声音。 儿子当初这一个无比丰富的表情,重重地定格在杨澜的心里,她意识到孩子小时候离不开妈妈;三岁以前,孩子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如果不小心造成了损失,今后会很难弥补。 于是,她放下了全部工作,专心在家做了一整年的全职妈妈。 2001年,女儿三个月,还在哺乳期,刚好赶上北京申奥,杨澜必须得在北京上海之间往返跑。 应该怎么办? 顺利轻松成功断奶。说起这件事,杨澜一脸无奈。 不过女儿却十分体谅她,还开玩笑道:我也为申奥做过贡献哦! 杨澜平素很忙,可以说得上是一个空中飞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成为孩子钢琴学校里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还可以在儿子八岁以前陪着他游览了十五个国家,真让人讶异! 现在她每次出差,一定都会在出发前特别详细地告诉两个孩子:会出去多长时间,何时回家,上午还是下午,吃过晚餐还是深夜……为了和孩子们多待会,在出差之前,她都会安排孩子们到机场接送。 回到家中,杨澜即便再累再忙,都会抽空和孩子交流,认真倾听他们说的每一件事。 她说,在那个固定的时间段,会把所有事情放下,和孩子们一起玩拼图、打闹,讲故事,和孩子们一起分享、感受。 这样的陪同,让孩子们特别的高兴。 所以家长应该多抽空花时间陪陪孩子,和家人度过闲暇时间,做几件有意义的事情。 同时,还要杜绝形式上的陪伴。


孩子的教育观孩子长大了,该上学了,那上什么样的学校好呢?杨澜和现在大部分父母很不同。 按杨澜的经济条件,她原本可以让孩子上贵族学校,但是,不管到哪儿,她都坚持把孩子送到普通的公立学校。 杨澜选择让孩子去公立学校还有一个“私心”,就是想让孩子了解到最真实的生活,也生活在最贴近社会现实的环境里面,这样的成长环境对孩子才是真实靠谱和有好处的。 让人欣慰的是,儿子的学习成绩还不错,长大了想当一位医生,这样就能让病痛远离大家。 这让杨澜对儿子很赞赏。不紧张、不苛求,让孩子在现实中成长,那么多年过去了,杨澜从来没有要求他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在班里拔尖。 只希望他做个自己快乐并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 所以,她从不苛求定要去学奥数,反而让重点学习中文。 依照她的说法,不管孩子们今后去哪儿,做什么,都要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血液里。

据了解,杨澜两个孩子本来不叫这两个名字,当初在老大还没有出生的时候,一次杨澜和吴征讨论给孩子起名字,杨澜夫妇曾开玩笑地说,那我们就叫吴所谓好了,这名字方便记。 当然,并不是确实无所谓。 除留意公司内部员工状况,杨澜还常常做公益,在大兴西红门大火中积极组织公司人员参与做好救援和保障工作,积极为白血病患者以及困难群众捐款30万元,为家乡修路捐款5万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698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