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绝大部分的家庭多是工薪家庭,并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满足随心所欲的购买欲。周末带着孩子去超市,当孩子在各种玩具和零食中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想叫你买下时,不要总用“太贵”“不划算”等一些简单的理由去毁掉孩子眼里的期盼,然后再随便买一个自认为的“价廉物美”的玩具打发掉孩子。其实,这一幕在日常生活中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家庭需要背负房贷、车贷、养孩子、养父母、交际应酬等等这些生活的压力,而精打细算下来准备用在孩子身上的钱,肯定是往学习上花,各种辅导班、补习班、学习资料上,而不会轻易的用在给孩子买各种昂贵的又浪费时间的玩具上,这是我们这代做家长的潜意思,因为我们小时候就这么过来的,觉得就应该这样教导孩子。但是,家长们不知道的是:在童年形成的价值观将会伴随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极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的性格。
在学校里,总有一些生活条件好的同学,拥有我们普通家庭没有的衣服、玩具、零食等,而我们家长在和孩子的生活中,又总是以“太贵了”“不划算”“钱不够”等拒绝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要求。久而久之,就会让孩子觉得,我家很穷的感觉,我们家没人家好,我们家没有钱。孩子带着这种想法,就会慢慢的在和老师、同学的交往上变得自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不愿意交朋友,甚至都不愿意打招呼,见人就躲,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到房间里。家长们如果发现孩子这些类似的行为,就需要注意了,及时跟孩子多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引导孩子从自卑中走出来。
二、会让自己的孩子变得很虚荣。
钱虽然是生活中的必需品,但我们不能成为金钱的奴隶,这句话很容易懂,但在每个家庭面前多是失衡的,而我们的孩子还不懂金钱所带来的含义,但因为我们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的表现,会让孩子觉得金钱很重要,有钱才能有漂亮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好吃的零食的想法。会让孩子建立起错误的价值观,任何事情都用钱去衡量。家长们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倾向,请及时更正孩子形成的错误的价值观,金钱至上论,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成长。
三、孩子会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来相处。
家长一句简单粗暴的“没钱”“太贵,买不起”,可能讲过就忘了,但孩子会记住很长的时间,慢慢把自己家庭没钱,买不起,是穷人当成一种羞于见人的事,孩子就会用自己心里的评判标准来和同学、朋友来相处,某某同学穿的比我还差,家里比我还穷,不和他做朋友,谁谁都没有零花钱,这样下去,孩子只会形成一种畸形的价值观。家长要是发现孩子已经习惯拿有色眼镜看人,用金钱来衡量朋友的定义,请及时把孩子从这种畸形的价值观中解救出来,不然一旦形成思维定式,这种畸形的价值观会跟着孩子一辈子,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四、家长要理性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很多时候,孩子的喜好只是很短暂的一瞬间,看上一件玩具,2天就没兴趣了,感觉很好吃的高档零食,拆开吃一口就不想吃了。但当孩子表达自己的要求时想买时,家长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拒绝,也不能拿“贵”“没钱”来搪塞孩子,要理解孩子喜欢一样东西对孩子自身的意义,耐心的聆听孩子看上这件玩具、这个零食的内心真实的想法后,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告诉孩子,这件玩具、这个零食对他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要跟孩子正视我们钱不多的这个事实,理性的和孩子沟通。不让孩子有失落感。
小结:在孩子的童年时期,要努力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是什么都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淡化金钱对生活的影响,灌输给孩子,亲情、友情的可贵,金钱虽好,但不能被它奴役。孩子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选择,意味着他将会成为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而这恰恰是判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
我是@萌妈有话说,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探讨、分享自家宝贝们的成长之路。有了你们的支持,宝贝们的成长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33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