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小女孩阅读时竟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夸赞,余华称“了不起”

小女孩阅读时竟发现《西游记》漏洞?专家夸赞,余华称“了不起”

文|艾米儿

莎士比亚曾言:“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现在家长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从孩子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想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善于培养和启发孩子阅读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持有怀疑的精神,这才是真读书,是孩子阅读时最难能可贵的品质。

马思齐在妈妈的影响下,从小就特别喜欢阅读,如果她喜欢哪一本书,她就会翻来覆去看好多遍。妈妈为了能让她感受名著原著的影响,从五岁开始就让她看原版书。

当时还在杭州九莲小学读五年级的马思齐,很喜欢看《西游记》,她读了十几遍,边读边思考,并且因为平时就是一枚“小吃货”,看《西游记》时就特别关注里面的美食,结果她发现了里面存在的问题。

马思齐同学


马思齐发现的《西游记》漏洞

原来马思齐发现,唐僧师徒四人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虽然如此大,但是吃的菜却雷同,都是江淮美食,她猜测,《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而书中的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

马思齐把这个发现给妈妈说了后,妈妈觉得马思齐的视角很特别,就鼓励她把自己的发现写了篇作文。

马思齐的这篇作文名字是《西行路上的“宴会菜”》,她在作文中写到:

从每个场景出现的菜单里看出,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几乎每顿饭都有这些食物。相同的食物穿越了十万八千里,遍布各个地域,仿佛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要快还要远。大唐与西域小国饮食一般无二,妖精与国君喜好完全相同,这不免令人生疑,这怎么可能?


原来,《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淮安人,上述这些食物大多是江淮美食。他虽则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出各个西域国家、各个千娇百媚或妖或人的美娇娘,但他没有虚构菜单,没有写各地不同风味的美食,而是照着自己生活的地域,来实写食物,这又是为何呢? 



不曾想,马思齐的这篇作文竟然在网上火了起来,更引起了很多研究《西游记》的专家的关注。

《西游记》已经成书400多年,历来研究这本名著的人数不胜数,但是除了马思齐之外,还没有一个人发现这个漏洞,人们去分析,去研究,去批判,但是却很少有人去质疑它。而正是马思齐的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让她发现了这个“漏洞”。

虽然专家也对此进行了回应:“食物一样很正常,中国古代小说不会严格考证细节”,“小说中的美食就是一个象征,表示吃饭了。”

不过从马思齐发现《西游记》漏洞这件事上,还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妈妈对马思齐阅读习惯的培养

马思齐的妈妈说:“从小我就很注重她的阅读训练,在幼儿园时,我每天都会给她讲一个小时的绘本故事。”

伴随着马思齐的成长,母女两个经常会相伴看书,一起谈论看书后的感想,并对书中精彩之处展开讨论,妈妈一直鼓励马思齐发表阅读的不同见解。

并且在书的选择上,妈妈也会进行调剂,让马思齐阅读不同类型的书,马思齐曾回忆说:“最近我在书柜上拿了《麦田的守望者》,妈妈觉得这本书文字有点野,等我看完后,她赶紧扔给我一本《蒋勋说宋词》,怕我变得太粗野。”

马思齐说,他们家里的书特别多,妈妈的书摆放的客厅、房间的柜子上都是。小时候,妈妈会选择一些适合马思齐的书让她看,随着年龄增长,妈妈会让马思齐自己从妈妈的书籍中选择阅读。



马思齐酷爱阅读,并在阅读中思考

马思齐所在的学校很重视阅读,她自己本来也很喜欢看书。随着马思齐阅读能力的提高,妈妈逐渐推荐她阅读《堂吉诃德》、《傲慢与偏见》、《明朝那些事儿》……

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妈妈不断引导马思齐进行思考,于是,马思齐阅读中思考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喜欢从书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

当时就是因为马思齐对《西游记》爱不释手,妈妈就建议她写一写关于这本书的评论,所以马思齐就写了这篇《西行路上的“宴会菜”》。

到了五年级之后,马思齐开始阅读《平凡的世界》、《三体》、《追影子的人》等书籍,感兴趣的地方会读好几遍,并且总会提出来一些问题和妈妈讨论。

正是因为喜欢阅读,马思齐的作文非常好,其实不仅仅是语文,她的数学、科学、英语都很优秀。


就连马思齐当时的语文老师都说:她上课时发言不多,但每次发言都很精彩,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她平时喜欢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小脑袋一直在思考问题。

充满想象力的马思齐,余华称赞她“了不起”

在去年举办的“第六届新少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上,马思齐击败了一群初中生、高中生,获得了本次作文大赛的的“特等奖”,奖金10000元。

她获奖作文的题目是《体育课——内脏故事》,作文主要描述了体育课上,内脏在自己身体里翻云覆雨的状态,文章描述生动而有趣。

在这篇作文中,马思齐写道:

体育课不仅是给人上的,也是给人的内脏上的。周四体育课上,我体内的内脏经历了魔鬼训练。

“这次练什么呢?”肺问。

“不知道啊,想必又是跑步吧。”心脏漫不经心地说。

“不要啊!”肠子在一旁哭开了,“主人跑步我就晃,顶到了主人就害得她肚子疼,还给我一个‘缺乏运动’的罪名……”

……

“XXX,1分50秒,达标了!”体育老师高兴地喊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内脏。“我们进步了!”内脏兴奋得又抱作一团。

休息时间,我问内脏:“你们下次还想上体育课吗?”肺、心脏异口同声地回答:“想!”肠子却在一旁不高兴地努着嘴。它不太高兴,因为它到现在还没翻过来呢!


作家余华为马思齐颁奖


当时颁奖时,作家余华亲自给马思齐颁奖,并且称赞她有想象力,得知她曾经提出《西游记》漏洞时,直夸她“了不起”!

其实,马思齐爱阅读,充满想象力的写作水平,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中善于思考的能力,都和她从小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

家庭阅读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① 首先了解阅读对孩子的影响

优秀的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更是智者真知灼见的积累。所以,通过阅读,不但可以增长知识,滋润心灵,更可以明辨是非。

通过阅读,可以让人从小培养一种坚定的信念,摒弃浮躁,让心灵在书的世界中自在遨游。

② 家庭氛围的影响

马思齐的外婆是一名老师,所以马思齐的妈妈在外婆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读书。而马思齐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一直陪伴她阅读,甚至为了让她爱上写作,妈妈和她一起写作文。


妈妈给马思齐买了很多书籍,家里到处都摆放着书籍,自己爱阅读,也影响着马思齐去阅读,并且妈妈会根据马思齐的兴趣喜好,不断推荐优秀的书籍让她阅读。

所以,马思齐小小年纪就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并且通过阅读变得才思敏捷,善于观察和想象,善于体验与思考,身上有一种非常可贵的思辨精神。

“腹有诗书气自华”,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孩子在阅读中思考,不但可以滋润孩子的心灵,开启心智;更可以让孩子在阅读中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进而从书中发现无穷的乐趣。



我是@艾米儿育儿,专注分享科学实用的亲子育儿干货,喜欢的我的内容欢迎“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868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