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易
公元675年,被头疼和武则天折腾的身心俱疲的唐高宗李治,决定去洛阳度个假、散散心。到了洛阳,李治在享用完“牡丹燕菜”、“海米升百彩”、“金猴探海”等24道“洛阳水席”之后,心满意足。因为心情一放松,吃得有点饱,于是准备出去溜溜弯弯,消化消化食。在登高望远,欣赏了洛水两岸的风景后,李治做了一个奢侈的决定,要大臣在此地修建一座宫殿。
李治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武才人:呵呵),平时也没有什么铺张浪费的行为(和晚年的李世民比)。所以虽然这个选址和传统不符(帝王的居所因为比较奢华,所以要建在高高的宫墙之内,防止老百姓看了心里不平衡,而李治选的位置是在宫墙之外。参考《唐会要.卷三十》,并非骆驼杜撰)但是体贴的大臣还是纵容了他一次。于是在皇宫的西南角,建起了一座名为上阳宫的宫殿。
又过了五十多年后,在这个宫殿里诞生了一个男婴,他的名字叫李俶(后改名李豫),他的母亲吴氏,是他爷爷李隆基,随手赏赐给他父亲李亨的宫女,李隆基此时是大唐集团的一把手,而他的父亲李亨时任忠王,太子李瑛则是法定继承人。如果没有后续的意外,李俶会随着父亲去世,在集团一把手的关爱下,一步步继承王位,然后成为一个混吃等死的富贵王爷。
不过他的美好未来,随着李瑛的死而化为青烟,消失于永恒。李瑛留下的坑,必须要有一个人来填上。本来正在纵横四野,和契丹人玩得正开心的李亨就被提溜了回来,然后被扔到了坑里。此时的李亨,左边站着奸相李林甫,右边站着杨贵妃的表兄杨国忠,上面还顶着李隆基和杨玉环老两口,站不能站,蹲不能蹲,就像是过年买了老式车的站票 。夹缝求生的李亨,用两次离婚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又随着一场安史之乱,找到了自己的雅座。
然而不过还没等他把气喘匀,同甘共苦的张皇后,就开始后宫干政,而陪伴自己大半辈子的宦官李辅国,也开始在外弄权。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李亨被自己的妻女毒死在了寝宫,而黄雀在后的李辅国则为李亨复了仇,并把李豫扶上了皇位。此时的李豫已经35岁,作为在权力交锋最激烈的地方长大的男人,他见过了太多的阴谋诡计,也亲身经历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如何得不易,也明白自己的未来,也许并不可期,但是他并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像他的爱情。
一生所爱
作为皇室成员,李豫的婚姻和其他人一样,只是维系利益的一根纽带。他的原配是崔妃,崔妃的父亲是博陵豪门崔氏家族的后裔,母亲是是李隆基宠妃杨玉环的姐姐。集所有公主病于一身的崔妃,和李适毫无感情可言。李适一生真爱过两个女人,一个是沈珍珠,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大唐荣耀》女一号就是她。
安史之乱爆发,崔妃凭借家族的权势,登上了末班车,而沈珍珠却因为家境一般(相对而言),只能自求多福。后来李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时,曾在洛阳发现了她,不过因为还要平叛,所以让沈珍珠呆在了洛阳,李豫不会想到,这次之后两人竟成了永别,后来李豫登基后多次寻找未果,他俩爱情的结晶,唐德宗继位后,也没有找回自己的母亲。
另一个让李豫难以忘怀的女人,是贞懿皇后独孤氏,独孤氏的祖先也姓李,而且和建立大唐的李氏同为关陇李氏之后,独孤这个姓氏,是隋朝时御赐的姓氏。李豫对她的爱要比沈珍珠还要多上三分,据说她死之后,李豫把她的尸体留在了宫中三年,后被朝臣逼迫,才不得不安排下葬。因为爱人的离去,李豫终其一生未立皇后。沈珍珠和独孤氏的皇后名号,都是后来追封的。
乱世帝王
李豫自从父亲在灵武登基,他就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四方平定叛乱。安史之乱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武则天时期。武则天是一个政治上可以打90分,但军事上只能打60分的帝王,她在世时,唐朝的疆域大幅缩减,导致唐朝国力,边防整体的衰退。所以到李隆基执政,安史之乱爆发,大唐已经虚弱不堪。
所以当时大唐的中央,已经无力应付巨大的军事开支,因此安史之乱虽然慢慢平息,但是李豫已经没有足够的钱粮来养活(约束)边军了。所以他只能给领导边军的将领,留了一个后门,允许他们自筹钱粮,这就相当于把边军进行放养,没有了钱粮作为纽带,边军边将的忠诚度,与日俱下,这也为后来的那场“二帝四王之乱”点燃了引线。
安史之乱发生在大唐东北,而为了平灭安史之乱,大唐调动了防守西北的军团,所以李豫这面平了安史之乱,那面的吐蕃又趁机蚕食了西北大部,甚至对于关中也虎视眈眈。李豫的部下仆固怀恩,为平息安史之乱,用自己的女儿和亲,借来了回纥骑兵,安史之乱过后,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仆固怀恩被逼反唐,而回纥也成了他的帮凶。如果不是郭子仪力挽狂澜,那么李豫可能很难把皇位坐牢。
当年郭子仪不光因功,登上了凌烟阁,自己的儿子和女婿也都在朝中任职,有一次郭子仪过寿,上朝用的象牙笔记本,就摆满了一床,据说《红楼梦》中的“笏满床”,指的就是郭子仪。所以当郭子仪的儿子,和李豫下嫁的公主发生矛盾时,李豫选择了教育自己的闺女。这段不知真假的故事,也就是后来“醉打金枝”的出处。而骆驼此时,能深刻地感受到李豫心中那份的无奈。
李豫登上皇位,是因为宦官李辅国的拥戴,虽然后来他用不太光明的手段,铲除了李辅国(因为李辅国飘了),但是他却没有摆脱对宦官的信任,他执政时一直都对宦官崇信有加。唐朝后期的宦官之祸,并非因他而起,却是因他而兴。他是第一位靠宦官拥立的帝王,但却不是最后一任。
在公元779年,这个唐朝第一位以皇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子,在外忧内患之下病逝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