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二战日军死不投降,苏联直接搬出喀秋莎火箭炮,一通炮轰解决麻烦

二战日军死不投降,苏联直接搬出喀秋莎火箭炮,一通炮轰解决麻烦

1945年8月15日,是苏联发动战役的第6天,苏军士兵在行军途中突然收到了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喜讯,但未料残存于远东第一要塞,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东林镇的关东军竟然依旧死不悔改,声称没收到天皇降服的消息而顽固抵抗。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东宁镇只有不到35000百姓,可最顶峰时驻扎此处的关东军就高达13万。

不过,因为二战末期,关内战事吃紧再加上太平洋上的对抗不断失利,绝大多数关东军都被调到了别处,到8月份的时候,留在东宁要塞的关东军只剩两千不到。然而,东宁要塞易守难攻,持续六天的猛攻过后苏军还是没有太大的进展收获,有说法称是因为对抗期间关东军无线电被损毁,才把苏军的劝降当成了忽悠,一个劲儿的死扛。

总之,面对冥顽不灵的日军,苏联也不再手软直接集中大批喀秋莎火箭炮展开持续不断的强攻,最后有将近1000日军躲在仅存的勋山要塞准备拼死一搏,靠着强悍的火力打掩护,苏军侦察兵冒着生命危险向要塞突进,最终把炸药安置在关东军工事周边,而后随着一声轰隆巨响,关东军的断臂残肢飞的四处都是。

就这样一直到8月30日,苏军将一名投降的日军军官放进要塞内,关东军才真正相信自己的国家已经彻底失败,向苏军缴械降服。至此,东宁战役宣告结束二战正式落下帷幕。不过再次回头去看这段历史,不得不佩服东宁要塞防御工事的坚固程度,要知道,区区两千日军就能让苏联搬出喀秋莎火箭炮强攻半个月,如果是和十三万关东军对抗,苏军想拿下东宁要塞并非易事。

客观而言,二战时期的日军具备着超高的军事素养,且作战经验丰富,堪称当时作战效能最高的军队之一。而且受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熏陶,日军士兵大都不怕死,当然,很多时候他们更像是被绑在战车上的傀儡,早就失去了自己的思想,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333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