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伤寒论第49-52条 伤寒夹虚和不夹虚的情况对比

伤寒论第49-52条 伤寒夹虚和不夹虚的情况对比


【伤寒论第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提纲:伤寒夹虚治疗原则。

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紧中带点数,应该用寒法。如果误下,伤里气,形成气虚乏力可见身重,心气虚,见心悸,这个时候假如表邪还在,也不能发汗了,因为里虚了,怎么看是里虚,尺脉微。在治疗上,一方面,可借助于饮食调养,待正气恢复,阴阳自和,表里正气充实,能祛邪外出,就可以自汗出而愈。另一方面,如果不能自愈,虽等待日久,正气仍不能恢复,表邪也不能自解的,可以先补其虚,如用小建中汤。待里虚问题解决了,如果那时候还有表证,再行解表。


【伤寒论第50条】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提纲:伤寒夹虚治疗原则。

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紧,应该是身体疼痛的症状,可以用麻黄汤。

身体疼痛:伤寒表实,寒邪凝滞,营卫不利,必见身疼痛之证。

如果这个人脉象不是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脉迟,尺以候里,迟是营血涩滞不足之象,故为里虚之征。虚人外感,虽有表邪,也忌用汗法。如果强行发汗,会使营血更伤。


【伤寒论第51条】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提纲:和49、50条形成对比,伤寒表实证没有虚的情况下用麻黄汤。

这两条承接上条并与之对比,指出凡太阳表实证,非尺脉微、尺脉迟者,可以考虑用麻黄汤发汗。

典型的麻黄汤证,脉阴阳俱紧,脉浮和脉浮数,可以考虑用麻黄汤,这里尺脉没有讲,不能和上一条一样,尺脉不能是迟的或者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2218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