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千万不要吓唬两岁孩子,请保护他们的"不听话",保护他们的安全感

千万不要吓唬两岁孩子,请保护他们的"不听话",保护他们的安全感


带女儿在楼下玩,遇到了一位奶奶带着他的小孙子,刚刚学会走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可能是因为疫情在家呆的时间太久了,一出来就到处窜。小男孩屁颠屁颠地跑到了健身器材旁边,扶着仰卧起坐架准备往上爬的时候,奶奶突然大声叫道:不能爬上去,会摔跤。

小男孩有点愕然,愣了一下有准备往上爬。奶奶走过来了把他抱到一边,显然小男孩非常不乐意,执意要过去。这个时候,奶奶拉住想要往前跑的小孙子,指着我们家的小姑娘说:"你看,姐姐多听话,这上面有大老虎,谁上去就把谁吃掉"

男孩执拗不过,急得哇哇大哭,突然就往地上一坐。奶奶有点生气了,嗓门明显飙高:"你看看裤子都脏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小男孩哭得更委屈了,巴巴地跟在奶奶后面。


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家的奶奶,经常会在喂饭的时候说一些吓唬孩子的话:

"你如果再不吃饭,妈妈就不喜欢你了。"

"不能把饭菜洒在地上,这样会被警察抓走。"

"不吃完最后一口,隔壁可可姐姐就不跟你玩了。"

女儿确实有点挑食,婆婆最在意的也是吃饭问题,怕孩子吃不饱,经常追着喂饭,还没吃几口,饭菜就在追逐的过程中被手快的孩子打翻,一地狼藉。

吓唬孩子,其实是家长拿孩子没办法,使出的最后一招。用吓唬这种方式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的话,当时可能会有一些效果。时间久了,对于胆子大的孩子来说,可能这"最后一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于胆子小的孩子来说,可能会让孩子内心产生恐惧感。这一招,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吓唬孩子,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年幼的孩子还不能独自生活,对父母的依赖是最大的,他对社会和周围事务的认知都是通过父母来完成的,只有父母能够给她带来安全感。在这方面,女孩子性格比男孩子性格要敏感,更需要父母对她的爱与关注。如果父母经常吓唬孩子,孩子会产生恐惧感,严重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更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尤其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对周围的事情有一定的理解后,会发现父母吓唬自己的事情并不存在或者一直在说谎话,孩子会在这个时候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走向叛逆期,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日后父母管教起来会更加困难。

孩子不听话,试这几招

2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经常把"不"挂在嘴边,吃饭不用帮忙,玩玩具不喜欢有人看着,甚至还想做一些大人的事情,搬个小凳子非要去厨房做饭,卷起袖子非要洗自己的衣服。

尤其是不能打破她所谓的规则,小猪佩奇必须要跟乔治在一起,妈妈不能穿爸爸的衣服,一不小心帮她把包子掰两半了,非让合到一起,还不能换其他包子,最后就是哇哇大哭。

和小婴儿时期吃了睡、睡了吃不一样了,他们不再需要父母的怀抱,开始走向独立的个体,通过"不听话"的方式来向父母宣布自己的主权。

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用恐吓的方式来强迫孩子听话,我们只需要在一旁观察,暗中保护即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经历程,我们给予尊重。对待熊孩子无计可施,我们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式。

1、父母多一点耐心,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宝宝都是在爱里长大的小皇帝、小公主,就像喜欢顺毛摸的老虎。在宝宝不听话的时候,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多跟小孩子计较,切记一听到孩子说不就火冒三丈。如果一味硬碰硬,不仅不会达到想要的效果,还会伤害亲子关系。我们不妨耐心一点,或者等孩子把话说完,把想要表达的情绪表达出来,我们再慢慢引导。

我女儿这两天很难入睡,哄一个多小时还是很兴奋。我想着趁她早点睡觉处理一下工作上的事情,就吓唬她:如果再不睡觉,妈妈就要回公司上班了。她一听很着急,我于心不忍又来哄她,最后总算哭哭啼啼的睡着了。一闹腾,并没有比原来睡觉的时间早,我很后悔这样对她,也无心工作。

2、不要用大人的是非来衡量孩子的行为

之前听了一则小故事,一个妈妈急着去上班,看到了孩子把自己的包包拖到茶几那里,叫了几声,孩子无动于衷,非常生气,乱吼一通,拿起包包就走了。到办公室了,发现自己包包里有一颗大草莓,突然想起孩子昨晚说要给妈妈留一颗最好吃地草莓。

父母不要总是看到孩子不听话的那一面,更不能用大人的是非观来理解孩子的所有行为。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因为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还很短,不能理解妈妈为什么总是着急回家做饭,也不明白扔东西是一种不好的习惯,甚至不知道拿剪刀、爬桌子、摸插座是很危险的行为。父母在看到这些与大人思维决然不同的行为的时候,首先不是大声惊叫吓到孩子,而是应该好好引导,通过玩游戏或者看视频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3、宝宝提不合理要求,适当转移注意力

我们都知道,对宝宝提出不合理要求,一定要说"不"。如果在讲完道理之后,孩子还在继续无理取闹、撒泼打滚,这个时候,大部分父母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冷静地处理这个事情。我们不妨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在一旁观察孩子,等孩子发完脾气再来解释。也可以转移话题"坏了,厨房里煮的粥快糊了,我们等一下再说这个事",说话的时候要诚恳坚定,不要让孩子觉得你是在敷衍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1997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