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中,明确指出了不同道路上的车辆行驶速度要求,而在咱们国家的高速公路上,通常情况下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不能超过100公里每小时,对于小型载客汽车而言这个最高行驶速度限制会放宽一些,具体为时速不得超过120公里。那么为何高速公路上明明限速120公里每小时,有的时候驾车跑到了130公里却也没收到超速处罚的短信呢?老司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其指出:其实有个与此相关的“小技巧”。
首先要知道的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判断所驾驶车辆的行驶速度的方法,都是直接观察车辆仪表上所显示的速度值,车载速度表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磁力感应设备测算出车轮在单位时间内转动的圈数,再将其乘以预先设置好的车轮外周长就能得出在该时间段内车辆行驶的具体距离,进而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这样看来车辆仪表上显示的速度值应该是相当准确的。但实际上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会特意的把表显车速调整的略微高出实际车速一些,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避免出现驾驶者压着最高车速行驶而违规受罚的情况,还有一个就是进可能的保障行车安全。通常来说,表显车速高出实际车速的差值差不多在5%到10%左右,也就是说当我们按照表显车速跑到130公里时,可能实际车速还在120公里每小时以内。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严格来说在高速上驾车行驶时实际时速只要超过了120公里就算是超速,但是通常情况下只要超速额度没有超过10%的话,是不会受到交通管理部门的实质性处罚的,一般被交警查到的话会被给予口头警告。说的再具体一些,要是以是否受到记分罚款作为是否超速的判定标准的话,那么最高限速就应该是132公里每小时,而这便是老司机所指出的“小技巧”。
不过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一些对“10%超速额度”比较了解的驾驶者错误的认为这是一个可以钻的空子,经常在高速上把车开到时速超过了120公里。要知道相关交通法规之所以明确限定了道路上车辆的行驶速度,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各位车主平时还是要严格按照要求将车速控制在最高限速以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