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一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也有很多。
糖尿病前期是处于糖尿病和正常血糖之间的状态,是每个糖尿病人会经历的阶段,及早的发现可能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帮助大家远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很多人都认为得糖尿病是因为吃糖吃太多了,毕竟这个疾病也是以“糖“命名的。其实,糖尿病属于一个古老的疾病。公元前400年,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过“消渴证”这一病名,也就是现如今我们常见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三多一少症状加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小时血糖≥11.1mmol/L。若无三多一少的症状,需再测一次才能为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患者如果不做好预防工作,随时都有可能转为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在6.1-7.0mmol/L之间,OGTT2小时血糖<7.8mmol/L。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7.0mmol/L,OGTT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之间。他们血糖高于普通健康人群,但是又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需要及早的做血糖监测。“糖前期“和生活方式关系很大,也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态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体型肥胖,经常熬夜,爱吃高热量食物,吃宵夜,长期缺乏运动等。
处于“糖前期”的朋友需要吃降糖药吗?
不需要,糖尿病前期的朋友更需要的是从生活方式上改变,通过日常生活中“饮食+运动+作息”综合调节,预防得糖尿病记住这3点:
合理饮食
糖尿病前期在饮食上需要控制一天总的摄入热量,严格控制“隐形”的糖分,避免摄取高热量且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汽水、啤酒和果汁,这些饮料热量很高,又没什么营养价值。
糖还会增加肝脏和胰腺负担。特别是汽水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导致儿童和成人肥胖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其实,糖尿病或者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并不仅是糖的问题,也是淀粉和碳水化合物的问题。说到健康饮食可能会立即想到要少吃甜食,其实除了甜食之外,更应该关注主食摄取情况,严格控制主食的种类和食用量,帮助血糖达标。
减肥
体重增加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减肥应排在糖尿病前期人群生活方式改变计划的榜首。
如果您正处于糖尿病前期,体重指数超过正常值,应该体重降到正常范围,或3-6个月减重自身体重的10%左右,日常除了做好血糖监测之外,也要做好体重管理。
锻炼
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运动中肌肉细胞能帮助利用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至于运动量需要达到多少,医生通常建议每周做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当然只要动起来总比不动要强,糖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坚持运动的习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7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