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未满18周岁,请离开,可以去看罗振宇的“如何让孩子爱学习”。
如果你是“学习无用论”者,请离开,因为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
本文的目标受众是谁呢?
是认为学习有用,愿意了解学习方法并勇于实践的朋友。
一、认知
在讲方法之前,我想先谈谈对学习的认知。
(一)学习的目的
我们之所以需要学习,有两大目的:
1.创造财富;
不管是为了家庭生活、还是为了个人享受、甚至说为了国家社会,我们学习最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学以致用,创造财富。
毕竟,我们可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从小就会背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而读书。
2.成就自己;
有人会说我学习不是为了钱,也没考虑过为社会为人类做什么贡献,我就是自己感兴趣啊。
这种学习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有一部分的学习无用论者,是因为没有学习的动力,毕竟,如果你家里有矿,只喜欢享受又没有什么爱好的话,干嘛要学习呢?
或者没有学习的动机,财富和成就自己都很重要,但我家在城中村啊,只要拆迁这些就可以实现了,我不需要学习的。
(二)学习的关键
学习效果的关键,是人们学习认知的另一个核心。
1.认为是个人天赋决定的;这是另一部分学习无用论者的底层认知,我天生就不够聪明啊,学了也没啥用;
2.认为是后天努力决定的;这也是我们从小受到的主流教育,但也并不完全正确,毕竟我们课本上只说了爱迪生成功是靠99%的汗水,而把最关键的1%灵感给和谐掉了;
正确的学习认知应该是什么呢?
1.你的人生目标,有一些是要通过学习实现的;
2.而且你认为学习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而不是拆迁、运气或者其他捷径;
3.你相信后天的努力比先天天赋更重要,且愿意努力;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听过,绝大多数人努力的程度,还远远没到拼天赋的程度;世界上有很多人比你有天赋却比你更努力;
这句话其实不是鸡汤,很多时候不是你没有天赋没有灵感,而是你付出的汗水和努力还远远不够。
二、方法
看到这里的朋友,我想生活中一定是非常爱学习的。
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爱看书、爱参加培训、愿意为知识付费的朋友,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精力、金钱,但效果却往往不理想。
好像学到了很多东西,却又觉得自己能力并没有什么提升,不足以支撑自己实现学习的目的。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用错了方法。
今天就来谈谈学习的方法论。
(一)学什么
1.甄选;
学习的第一步其实不是立刻行动,而是甄选内容。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过了“开卷有益”的年代了。
我们把时间倒回到30年前的80年代,只要去读书,都是一定是有用的,因为那时候知识爆炸时代还未来到。
而现在这个时代,每个领域都有你穷尽一生也学不完的知识,而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
开始学习行动之前,请先甄选最优质的内容,做一个学习计划并定期根据学习进度调整。
2.目标;
对成年人来说,树立一个自己工作领域中的学习目标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工作的朋友来说尤其重要。
因为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学习或者不知道怎么学习,是因为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或者不知道做的好是什么样的。
比如你是做销售的,你知道所在行业最优秀的销售是怎么工作的吗,或者不考虑行业,最优秀的销售又是怎样的?
青蛙之所以只能看到小小的一片天,是因为自己一直呆在井里。
树立榜样,最有效的方法是:如果你所在企业同一岗位员工超过10人,榜样就在身边;如果你就是最优秀的,就去看看行业领头羊公司你这个岗位的人是怎样工作的。
最优秀的人才,通常在最优秀的企业,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你的身边,你认识的人中就有你可以参照的目标。
3.分解;
我们常说大公司出专才,小公司出通才。
哪个更值钱?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因为没有专长的通才压根儿不值钱。
什么都会点儿,也就意味着会的都是皮毛,而皮毛是很容易学会的,但专才却有很高的门槛。
大公司出专才,因为公司规模大、业务体量大,必然要求工作细分,细分到一定程度,且接触的业务体量足够大,专才也就练成了。
中小企业的员工往往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怎么办呢?
你可以自己做工作分析,把本岗位工作分解到足够细(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个话术),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努力去打磨每个细节(注意:这时候就要用到上文中目标的作用,学习目标是怎么工作的)。
所谓工匠精神,其实往往就体现在细节上。
小结:我们该学什么?1.甄选优质内容;2.找到目标;3.把工作分解打磨细节;
(二)怎么学
1.情境;
所谓情境,就是我们要努力模拟、创造实践的环境;
因为我们学习是要通过能力提升实现目的。而能力提升的关键不在于“知”而在于“行”,也就是学了你要用,要去实践,不然就白学了。
职场中我们大量要学的是技能而不是知识,只有知识是可以通过死记硬背掌握的,所有的技能掌握都需要通过实践。
这也是很多人花了很多钱知识付费却没什么鸟用的原因。
有人会问,我也想实践来着,可没有机会啊。
首先,你要学习立刻就有机会实践的技能,一个基层员工去学习怎么做企业战略规划,那就是在浪费时间;其次,机会不是等来的,要去争取、去创造,有时候你必须做一些牺牲,甚至让人觉得你是个傻子什么活儿都爱抢着干。
但机会往往就是会降临在这些平常看起来傻乎乎,不是自己的活儿都要抢着干,不懂得避免吃亏的人的。
2.练习;
练习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因为大家从小听到的最多的就是你要努力多练习啊,别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想说的只有两点,第一是避免做大量没有提升的重复性练习,每次练习后要有总结和反思,有提高吗,那些地方下次要注意改进,做针对性练习;第二是练习的时间或者数量到底多少才够,这个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时候你需要的是参照物,需要资深者或者输出方的反馈;
3.指导;
上周张小龙高尔夫比赛夺冠的新闻刷了屏,大家都在说成功的人总是做什么都成功,分析了各种张小龙打高尔夫成功的原因,有说他有最好的设备,有充
裕的时间练习,有足够的热情;但其实还有一点没分析到:
就是他可以请最优秀的教练来指导啊,所以归根到底还是有钱可以为所欲为啊。
好的老师有多重要?
这点我无需多说,大家都有体会。职场中我们除了还是一个小白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老师的。但我们仍然需要指导,而且是不止一个人的指导;
你的上级、你工作领域中的优秀者(可以是你的目标)、在对方工作领域的优秀者,都可以给你指导。
比如我就会经常找我的上级、资深HR、资深财务/销售/市场的朋友请教问题。
这往往比你上什么培训课都管用。
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你需要不同领域专家的指导,在不同的阶段你需要找到更优秀的指导者。
小结:我们该怎么学?1.创造情境实践;2.大量有针对性的练习;3.请专家做指导;
(三)如何坚持学
很多人有很好的学习热情,却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如何坚持学习是一个难点。
1.兴趣;
兴趣意味着更高的热情、更强的动力和更多的耐心,在短时间内对学习是有用的。
为什么长期来说还不够?
因为有的人兴趣太多,分散了精力,还有的人只有兴趣却没有天赋,没有天赋也就意味着你的学习会是事倍功半的,投入了很多产出却寥寥无几,没有正向反馈的投入通常是无法坚持下去的,这是人性。
所以你要找到自己兴趣和天赋的结合点,你自己喜欢又擅长的领域,剩下的,就让他只是兴趣好了。
不要说你没有,那只是因为你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优势。
2.反馈;
反馈在一个人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上文提到的找目标、请人指导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往往无法衡量和评价学习效果,所以需要反馈。
我们需要及时、快速和准确的反馈,来帮助我们找到不足,有针对性的改进,不断提升。
负向反馈让我们清醒,正向反馈给我们信心强化。
3.激励;
激励不只是外部环境给的,也可以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
同时,激励的对象不一定是很大的成果,也可以是小小的成绩。
当我们把学习和激励绑定在一起,对每一个小的学习成果都设置激励,学习这件事就变得不再让人畏惧。
幼儿园还知道奖励小红花呢,做到这点其实一点不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5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