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挫折教育不是为娃扫清障碍,巧用“跨栏定律”,让孩子更快成长

挫折教育不是为娃扫清障碍,巧用“跨栏定律”,让孩子更快成长

很多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其实偏向于保护型,害怕孩子受到挫折与伤害,担心孩子因为年纪的幼小无法抵抗不好的事件。

但其实有一种理论,叫做“跨栏定律”,它指的是当孩子遇到的苦难越大,就像面临的栏杆越高时,反而会跳得更高,成长的更好。

这种定律也被通俗的称之为挫折教育,在逆境中可以生长的孩子,往往会有一些过人的品质。

同小区的乐乐小朋友,就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乐观向上。但是乐乐的家庭情况却不是非常乐观,因为幼小的时候爸爸离世,让孩子成了单亲家庭的孩子。

乐乐的妈妈也一度非常的担心孩子会不会留下心理阴影,周围的孩子会不会嘲笑。但却发现,乐乐在学校中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一样的好,同学间人缘好且还有很多朋友。

虽说家庭的磨难让乐乐有了不太完整的一面,但也是因为家庭的缺失,让乐乐早早的就学会懂事,为人亲切乐于助人,还拥有了一些良好的习惯,让乐乐成长的越来越好。

心理学家说:

“孩子的人生有高潮也会有低潮。当孩子遭遇失败,不要选择躺在地上,而是应该勇敢的站起来,勇于正视失败,才能使自己更加强大。”

生活中拥有这样案例的事件太多了,自由高位瘫痪却自学成才的张海迪、失去光明却创造文学经典著作的海伦凯勒等等等等,这些在身体肢体上都不足够完整的人,都可以勇敢的面对自己的人生,更何况现在生活在衣食不缺家庭中的孩子们。所以不用担心挫折教育下孩子会因此而颓废。

现代的父母大多的教育方式是宠溺孩子,在自己最好的范围内去为孩子创造条件,但是一味的惯养和迁就,不仅不会给孩子带来锻炼的机会,还会限制他们的自然生长,最后破坏了他们独立抵御外界的能力。

在家长尝试利用跨栏定律时,有哪些注意和可实施的方法呢?

1.适当学会放手

有位名人曾说过,“爱孩子就要给他插上能飞的翅膀,而不是使他的翅膀退化。”

有些时候,家长会像军队打仗时的前锋一样,孩子还未上前,就已经把前方的敌人和埋下的地雷给消灭了,导致孩子大摇大摆的走上前去,丝毫察觉不出来周围的危险。

所以家长要学会给孩子脱下来那层保护膜,引导孩子可以面对挫折,这样孩子才会在一些磨砺中让自己的羽翼丰满,让自己变得独立而强大。

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人生,我们总不能一辈子陪在他们的身旁,所以希望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在家长还在旁边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自己,这样到放手的那一天时,家长也会更加的心安。

2.在遇到挫折时学会正确的引导和疏通

据心理学家统计:

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病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

所以家长在学会让孩子可以面对困难与挫折后,最要紧的还是要起到帮助和引导的作用,让孩子不要沉迷于挫折和伤痛中,帮助孩子从不良的情绪中走出来。

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孩子在班级中被老师当众点名批评,这对于孩子的心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伤及了自尊心,对自己非常的没有自信。

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家长要及时的去疏导孩子,可以给予一些鼓励和安慰,告诉孩子未来还有很多的坎坷,被老师批评只是非常小的一个坎,并且只要你肯努力,下次一定可以换来老师的表扬。

父母在引导中就如一条潺潺小溪一般,温暖的流进孩子的心口里,抚平一些伤痛并洗刷掉心中的伤痕。经过这样疏导的孩子,在心理上一般都是非常健康的,在性格上也会十分的开朗和善良。

3.不要总代替孩子去解决问题

这也是很多家长的一个通病,本来孩子是可以靠自己的思路和能量去化解这个问题的,但是因为家长的心急和保护欲太重,自己插上了一脚,替孩子把事情解决好了。

这样长期帮孩子挡住风雨让他们安逸的后果是什么?如果孩子是个不知感恩回报的人,长大后会变成啃老族,伸手党,不仅如此还会自私自利,以为我为中心。相信每一个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端正独立的人的,绝不希望孩子未来成为蛀虫,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佛经云曾有“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的经典名句,对待孩子也是如此,适当的让孩子自己面对挫折,也会带来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此之外,挫折教育和跨栏定律也会给孩子的性格带来许多有利的影响。

1.学会独立

没有太多庇护下的孩子,没有压抑住他们的自然成长规律,会让孩子产生更多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面的发育,也会帮助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加。

小的时候很多老师都会问学生这样的问题,如果在你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条一帆风顺但是没有什么风景,另一条是山间小路,虽然路没有那么平坦但却周围景色美丽花朵开的动人,那你们会选择哪一条。

很多老师会引导孩子要选择小路,因为虽然总会有些磕绊,但看到的风光缺失无尽的。能够直面于挫折的孩子,在解决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上就会顺应的加强,

2.让孩子更快成长

这种话相信很多家长都听过无数遍了,孩子其实也是在不断的问题中快速成长起来的。周围遇到的不定事物,碰到的新鲜问题,都会让孩子迅速的吸收充沛自己,是自己变成一个丰富有内容的人。

并且有一条成功定律曾讲过,人有一个有趣的特性就是总会把负能量转变为正能量,所以在困难前的孩子很有可能就会激发出他们的潜在能力。

一位成功人士这么说:“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你总会有跌倒的时候,即使跌倒了,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里。” 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坎坷,他也会懂得如何在逆境中找到收获的东西,在困难中如何爬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31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