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基建”成为中国经济热词,中央及地方政府频频“发声”,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为“新基建”指路护航。
5G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在助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作用突出,也在稳投资、促消费、助升级、培植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诺基亚 OUT!
4月24日晚,备受瞩目的电信联通(电信联通5G要共建共享,因此联合招标)5G基站集采结果出炉,华为中兴爱立信毫无疑问的拿到了前三的份额。
但是,比较令人出乎意料的是,5G设备大厂诺基亚本次获得份额,依然为0。
再加上前段时间中国移动5G基站二期集采也没有给诺基亚任何份额,至此,2020年三大运营商分别为25万规模(中国移动与联通电信各25万)的5G基站采购大单,诺基亚颗粒无收。
没有诺基亚的份额,为此上海诺基亚贝尔还特意给联通发了一份公开的求情信,近乎乞求给予一点市场份额。
虽然5G还有承载网、核心网等,但是目前来看,诺基亚基本已经无力回天了,毕竟无线网采购设备数量大、金额高,且5G承载网与核心网,目前来看也没有给诺基亚多少份额(就一丢丢)。
基本可以宣告,诺基亚要退出中国5G无线网(基站)市场了。
华为,中兴占比高达88%
根据之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布的招标信息,本次集采内容为5G SA BBU、AAU等无线主设备,规模为约25万站。
虽然,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并未在公告中明确各家的份额。但华为毫无疑问占据榜首位置,获得了超过半数以上的份额;中兴此次也表现不俗,获得了超过30%的份额;爱立信也获得了两位数的份额;大唐移动在招标中也有所收获。整体来看,华为和中兴两家在此次招标中的份额之和达到了88%。
第一,华为以57.2%的总份额、100%的中标率成为最大赢家。其中,在所有28个省份标段华为均为第一中标候选人,累计中标超过13万个5G基站,中标金额超214亿元。如此强势的市场数据说明华为在5G技术、设备竞争力和后端运维方面的优势地位。
第二,中兴份额为30.7%,中标27个省份的超6.6万个5G基站,金额超107亿元。除基站外在多个5G设备标段中标,有望在2020年重整旗鼓,稳固国内第二5G设备供应商的地位。
第三,爱立信份额为11.4%,中标17个省份标段的2.6万个基站,金额为41亿元。整体上爱立信在本次招标中较为务实(多个标段报价最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5G市场客观上也有利于良性竞争和降低运营商成本。
第四,中国信科和旗下公司大唐移动组成的联合体份额2.6%,中标8个省份的6099个基站。
根据三大运营商2020年5G计划,中国移动将建设约30万个5G基站,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共建共享约25万个5G基站。
自此,三大运营商2020年5G基站集采大单都已落地,最终市场份额由华为、中兴、爱立信和大唐移动分食。
作为运营企业,运营商背负业务发展压力,肯定希望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好性能的设备,而华为无论是5G技术还是5G设备都走在世界前列,成为这一次投标的最大赢家也是说得过去的。
5g时代
这次3月初开始的招标之所以称为“国内5G第一大标”,是因为此次集采设备涉及中国大陆28个省级行政区,总需求超过23万个5G基站,中标总金额超371亿元,直接决定各设备厂商在中国最大5G运营商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甚至影响全球5G格局。
从结果来看,诺基亚出局。华为老大,中兴次之,爱立信与大唐有限参与。诺基亚出局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大唐有崛起之势。不过,从竞争的角度,从运营商的角度不能让一家或者两家独大。竞争才能促进发展。
心疼那些仍然在诺基亚奋斗挣钱养家的员工。
祝贺华为,中兴,是你们俩在祖国受到打压和不公平对待的时候坚持投入,挺起了脊梁。
恭喜爱立信,成功接下了诺基亚的份额。
恭喜大唐,仍能活着,活下去就有希望和作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2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