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飞
编辑\知知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父母的教育极其重要,贯穿着一个孩子的一生。针对于当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大家都在提倡文明科学的教育方式,避免暴力的教育行为,但是很多家长还总是选择"暴力教育",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很多家长在陪着孩子写作业,慢慢地就开始对孩子"发飙"了,甚至有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听话,直接对孩子大吼大叫或打孩子,这是很明显的暴力教育,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非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越来越糟糕。对此,家长也很无奈,于是很多家长就开始采用"讲大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可是结果也尽不如人意!
讲道理其实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推崇正面教育的方式,可事实告诉我们讲道理对于孩子而言并没有什么用,越喜欢讲大道理的家长,孩子就越不听话。
那么,为什么讲道理孩子总不听?
1、 家长在讲道理时没有摆出正确的心态。在遇到孩子做错事时,家长就在旁边一个劲地给孩子灌输思想,根本就不回去管孩子到底听不听得进去。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给孩子讲道理主体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家长,因此讲道理需要孩子配合且孩子能够接受才行。
2、 孩子理解能力差。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要想一个孩子完全听懂家长话里的全部含义,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在给孩子讲大道理的时,千万不要高估孩子的理解能力。
3、忽略孩子的"自我感知"。孩子是有着自己独立思想的独立个体,有些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事情并没有错误,可是家长却认为他们做错,若此时家长对他们讲道理,孩子只会觉得:父母把他们当成坏孩子对待,这会让孩子的心理很受伤。
其实,并不是讲道理对于孩子的教育没有用,而是不能够盲目地讲道理。在不了解孩子或者家长态度没有摆明情况下,直接给孩子灌输道理,是行不通的,因此,家长学会正确地给孩子讲道理非常重要。
家长如何正确讲道理?
首先讲道理时要保持冷静、语言要简短且通俗易懂。
在给孩子讲道理时,家长首先冷静下来,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对孩子发火,若是家长情绪不稳定,孩子会认为家长这不是在讲道理,而是在对他们大吼大叫。此外家长说的话尽量简短,若是讲的太多,或是一句话太长,就超过了孩子的接受极限,一方面由于孩子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听不明白家长想要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道理太过长,孩子会觉得家长好啰嗦,容易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长讲道理时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简洁且说话的语气尽可能保持温和。
其次带领孩子增长见识、家长多倾听孩子的想法。
要想让孩子认可自己说的道理,需要孩子具有一定的知识量,此时带领孩子增长见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家长让孩子不能吃太多糖,可孩子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若家长给孩子看看吃太多糖对人体的危害,他们就更能够理解家还在那个所说的道理。此外,讲道理时家长不要自己一个人一味地侃侃而谈,应该多听听孩子的看法,且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与孩子交朋友。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让孩子更易于接受父母讲的道理,也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最后言传身教是讲道理的最好方式。
家长给孩子讲道理的目的无非就是希望孩子能够领悟到道理中所蕴含的正确做法,并且慢慢地转化成为自己日常行为的一种习惯。而能够让孩子迅速地从道理的理论层面转化成日常行为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选择。只有父母言行一致,才能够让孩子从父母的行为中领悟到道理的真谛,也才能够让父母讲的道理更具有说服力,孩子也易于接受。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犯错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对此家长们不必过于慌张,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纠正错误才是关键。孩子犯错时,家长们不要在继续对孩子唠唠叨叨地讲大道理,也不要对孩子暴力教育,家长们应该冷静下来,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其实想要让孩子比较听话,着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只要家长采取的做法正确,且教育孩子过程中,能够对孩子多点信任与耐心,相信孩子会用优秀的表现来向家长证明自己的!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8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