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别说教育孩子是妈妈的独角戏,只是父亲的出场时间不一样!

别说教育孩子是妈妈的独角戏,只是父亲的出场时间不一样!


现在社会当中有很多网友支持母亲在教育孩子这一事件当中占据了更大席位的观点。

其实教育孩子这种事情,总不只能是童年这一时期吧。

关于孩子的成长先分为备孕,胎儿,婴幼儿,孩童,青少年,然后再到成年之后,孩子们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会得到一个空前发展,所以这时候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最多只是生活当中的一些建议,而这些建议在生活当中所占的分量会变小,可逐渐忽略。

所以大家要看到,在孩子的教育过程当中,孩子并不仅仅只能够停留在胎儿或婴幼儿这一个时间段内。


所以大部分人认为母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占据更大席位这一观点十分片面。而客观一点说父母这一类角色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当中,其实占据的份额和比例以及出场时间都不应该是一致的。

有人认为妈妈在带婴幼儿的时候她们很累,不仅需要哺乳,还要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这时候她们会感觉身心疲惫,如果身边有一个愿意为妻子分担家务,或者是主动承担更多带孩子工作的丈夫,那应该是女人一辈子最浪漫的事情。

其实不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爸爸和妈妈他们的出场时间不能一样。

正确的阶段性教育应该是先由母爱灌输,再慢慢转变为父爱引导。

所以谁也不能说,父亲这一角色在教育孩子这一过程中完全不重要,相反父亲和母亲的教育作用对于孩子的一生而言,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不过差别在于孩子的年龄阶段不一样,他们的出场时间自然也会存在差异。

话说了这么多,主要是为了引出父亲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出场时间应该是在孩子稍微大一点之后,比如说即将上中学或者是即将上高中。


如果随便抓住一个孩子随机提问他:在你上初高中的时候,对你世界观影响比较大的人物,只能说一位你会选择是谁?

想必更多的人会选择是自己的父亲。根据网络资料显示,在中国家庭教育环境下长大的中国初中生或高中生,在他们的高中阶段时更认为对自己人生观影响最大的人物是父亲。

为什么父亲这一类角色对于孩子的人生观这一方面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呢?难道爸爸就是他们人生的灯塔导航吗?

其实爸爸理性的父爱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成长时,更能够理解什么是健康成长。


在家庭中爸爸给孩子的是方向感。

有很多人控诉,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这一类角色慢慢在淡失,而自己在带婴幼儿时的宝宝就会觉得很累。因为要不断的灌输给孩子更多的爱,才会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并没有抛弃他,更多的人还是爱他的。

然而父亲所承担的角色和义务与母亲并不一样,就像是你在这个地方获得了一棵大树,已经装满了你左边的口袋。你在前往下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就会想得到一朵花或者是其他的东西,而不是大树,因为你已经收获了这一物质,所以你希望得到其他的东西。

父亲和母亲给孩子的教育也正是如此。

爸爸给孩子的爱往往显得相对更加理性,而这种理性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感是有母亲爱意输出的基础上才能够看得到未来。


所以有很多孩子在年幼的时候,他们会将自己的心思和不满告诉自己的妈妈,但是等他稍微长大一点的时候,他发现生活当中有更多的事情在等待着自己,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是自己尚未探寻过的。这时候他们反而更愿意去找生活经历多或者是观点比较理性的爸爸去倾诉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希望对方能够给予自己更多的建议和引导。

于是,父亲这一类形象往往更容易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和导航。

就像说为什么有很多忙公务的警察爸爸,他们平时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孩子的生活,或者是分担妈妈带孩子的辛苦。但是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和理性意义,在孩子的生命当中起到了一个正确而又健康的导航,而这种导航也就是所谓的榜样。而这种榜样心理,其实也是一种教育结果。

父亲的格局可以造就孩子未来的高度。

在爸爸这边收获了方向感之后,孩子们会朝着这一个方向去努力去前进去锻炼自己,去创造更大的自我空间。

但是孩子们再长大一点,他们会发现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东西,不仅需要让口袋变饱满,也需要让自己的精神层次拥有格局观念,这才是一个人长大之后,真正应该拥抱的高度。所以他们也需要慢慢的去学习什么是格局。


当然也有人会说,现在经济发展比较快速,女性在生活当中也越来越有更多的发言权,她们的格局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什么不说孩子也会学习妈妈身上的格局意识呢?

当然是有孩子会学习妈妈身上的优点,但是在整个社会主流意识的影响下,所有人对于家庭当中爸爸或丈夫这类角色的期望值更高,这一点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在历史长流当中,男性往往在格局意识观念里占据了更大的地位。


孩子想要在某一件事情上立下目标或立下壮志,她们需要一个好的父亲来在自己的格局观念的养成上给予帮助。不论是爸爸自己去教孩子们如何培养更好的格局,如何朝着未来的方向努力。还是爸爸带着孩子去见身边各类优秀的成年朋友们,在这些叔叔阿姨身上学习格局观,这都是爸爸对于孩子在格局方面的影响。

所以大家再也不要说爸爸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起到教育作用了,其实母亲和父亲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出场的时间只是不一样而已,孩子年幼的时候可能更偏向于妈妈的母乳,或者是感性的爱。

但是等孩子们稍微再长大一点之后,会发现父亲身上的思维逻辑,格局观念,处理事情时采用的方式等等,都会对孩自己产生极大的人生影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782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