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如父如子》权威型与民主型教育的碰撞,合格的父亲是陪伴至上

《如父如子》权威型与民主型教育的碰撞,合格的父亲是陪伴至上

现如今很多家庭都会选择以母亲作为教育孩子的主体,而父亲却会因为某些客观原因缺席孩子的成长。著名的作家冰心女士曾经在自己的书中这样描绘了对父亲的爱的定义,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能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父爱与母爱的不同之处,父爱如山或许能够让你感到非常强烈的安全感,但这是需要长久的陪伴之下,才能感知到的。

如果忽略了陪伴的意义,或许就会成为彼此永久的遗憾。龙应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错过了有效期,再怎么努力也很难有效。

前两天,我刚好看了一部日本电影,这是以亲情伦理为主题的一部影视作品。电影名称叫做《如父如子》。

电影并不复杂,也就是一个因为报错孩子,从而给两个原本和谐的家庭带来翻天覆地影响的故事。但这部电影更值得探讨的是两个家庭之间所体现出来的完全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的背后能够带给我们的启示。

其中一户家庭代表着比较高阶的社会地位,不用为温饱问题所烦忧,但同时会因为工作的繁忙,父亲缺失了许多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

而这户人家的男主人良多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会给孩子庆多提供最为优越的学习环境,但同时又会用自己作为父亲的权威去要求孩子做到完美。

因为身处于这样严苛的环境中,庆多习惯于去按照父亲的安排去完成任务,但同时他又是孤独的,对于他来讲,父亲只是一个代名词,在自己想要依靠的时候,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永远只有温柔的母亲。

而另外一户人家的家庭氛围就会相对来说更为放松一些。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代表的是比较贫穷的阶级,因为男主人雄大并没有拥有一份非常成功的事业,所以他能够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成长,不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

毫无疑问,在这样宽松环境下成长的孩子能够与父亲建立起更加亲密的联系。而这也就是从侧面反映出了权威性和民主性教育方式之间的冲突。

因为影片设定的是在六年之后,两个才明白了报错孩子的事实,而当两个孩子重新交换到原来的家庭时,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

就算庆多到了一个比较轻松的生活环境,他仍然喜欢一个人的独处,因为长久以来,自己已经练就了独立克服孤独的能力。突兀的亲密举动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但这难道就说明庆多不渴望得到父亲的爱意吗?

在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良多无意间翻阅到了照相机里的旧相片,惊奇地发现曾经的儿子庆多偷偷地拍下了许多关于自己的照片,自己在工作时的认真表现,亦或是闲散地躺在床上,这些都被孩子给记录了下来。无时无刻,庆多都在关注着父亲,他同样希望自己能够得到父亲的回馈与爱意,但父亲庆多却没有接收到他的信号。

从这个角度出发,庆多或许是一个成功的社会精英,但他却不是一个合格的爸爸。

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爸爸呢?

第一、提高参与亲子活动的频率

著名的作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就会有的。所以说,不要再用工作忙碌的借口来逃避陪伴,父亲可以抽出固定的时间,比如说睡前的20分钟或者是一个小时的时间,跟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

交流的内容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可以是一些今天遇到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就是给孩子读故事,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沉浸在故事的美妙之中。

或许确实是没有整块的时间能和孩子在一起,但如果两人之间能有共同的话题,并且能够让孩子对于与父亲共同度过亲子时光的时间期待满满。孩子也就不会因为父亲不能长时间陪伴自己而产生被忽略的感觉。

第二、提高生活的仪式感

时间总是在不紧不慢的流淌,那么为了让时间过得更有意义,也为了让孩子更加有参与感,父亲可以选择跟孩子一起制定计划,比如说写下这个月需要父子双方必须要去完成的事情。

这样的话,就算父亲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也会因为要完成与父亲共同制定的目标而不断的努力,也会让孩子觉得父亲的心一直在自己的身上。

第三、民主与权威相结合

电影中的严厉父亲良多非常注重建立自己威严的家长形象,但过于权威会让孩子虽然萌发了想要与父亲靠近的渴望,但终究会因为自卑或者胆怯等心理因素而停下脚步。

而过于民主同样会让孩子容易染上放任自我的恶习。电影里的琉晴因为想要反抗亲生父亲良多而随意地用牙膏在镜子上乱画。

虽然是在表达怒气,但采取的方式显得有些激进。因此,将民主与权威两个教育方式恰当结合的方式才是最为合适的。

既让孩子建立了明确的规则意识,同时又照顾到了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拥有表达自我想法的权利,不至于被自卑胆怯的负面情绪所围绕。

第四、做到劳逸结合

电影中,严厉父亲良多为了让孩子能够将精力都放在学习上,频繁拒绝民主父亲雄大提出带孩子出去游玩的请求。但我们要知道,长时间的学习并不会使得孩子的学习效率有所提高,相反还容易激起孩子的抵触情绪。做到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才能让孩子在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时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虽然我们确实不能将工作繁忙的这个客观因素给抛开,但如何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陪伴效率,让孩子健康成长!那就需要各位父亲再去仔细研究研究了。如果能够用心的去陪伴孩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彼此之间的关系也能变得越来越紧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781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