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电商校长。
现在有部分人,他们早九晚五,拿着自认为很低的薪资,穿戴各种联名款,住在三环内的小区里。
他们,在与别人相处中,动不动就喜欢以“穷人”自称。
“穷人”在当下,已经不再是一个难以说出口的身份。
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靠种地或者打零工过活,购物依赖拼多多,衣服只要穿不烂,就不会丢。
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县城和乡镇里。
如果是你属于前一种,那你在说自己是穷人之前,不妨去看一看拼多多里的买家秀:
100块钱买来的杂牌多功能电饭煲,还不会操作,需要商家一步步教。
有些人早就用得不耐烦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如此的新鲜陌生。
你以为的,现在城市的房子都是三室一厅大阳台,农村的房子都是盖的小别墅。
抱歉,这座“小别墅”应该还没来得及刷漆,100W的灯泡是这面墙上唯一的装饰品。
家里有老人的朋友,都应该会有一部这样的手机吧。
按键报数,来电报号码,音量碾压所有智能手机,不知道我说的和大家认识的是不是同一款。
商场里200块钱一部,拼多多上79是高配,不知道没有充电头是什么意思。
在拼多多里,这种类型的买家秀随处可见,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在乎商品是不是名牌。
只要质量说的过去,价格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那就是最适合他们的。
拼多多,在有些人看来是“廉价低质”,在他们看来却是最便宜实惠的。
他们不刷微博,不看八卦新闻,不知道拼多多在舆论的口中是一款名声臭到极致的软件。
他们只知道,每次在拼多多上购买的东西,便宜又好用。
拼多多好像也非常明白自身的定位,每次打开这款软件,首先映入眼帘的都是十元以下的商品。
可以说,拼多多就是被这些“便宜商品”和“乡镇用户”给养活的。拼多多不在乎所谓的城市精英怎么看待他,他要做是如何把“乡镇用户”给服务好。
很少人知道的是,其实每次逢年过节,拼多多对用户的优惠力度都是最大的。
而且不仅对用户如此,对自己的商家也是。
用户多,商家少的开店条件,拼多多并没有设置门槛。
而且据我所知,拼多多考虑到大部分商家的情况,是允许无货源开店的
就是商家不需要有自己的产品,也不用进货,发货,囤货,一件代发搞定。
末班的地铁上,男子醒来后扇自己耳光,问其原因是坐过站了,打车回租的房子要100多,意味着一天班白上了。
公交车上,农民工投完币坐在地上,原因是担心会把座位弄脏。
繁华的城市角落,买菜的随手揭掉白菜的外叶,就有人弯腰捡起。
撕开生活残酷的真相,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管是穷人还是有钱人,在如今,谁又不是在小心翼翼的生活着?
不经历凛冽的寒风,不会有梅花的怒放;不经历素裹的寒霜,不会有翠竹的坚韧。
无论何时,都请庆幸现在已经拥有的生活。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一起加油吧,诸位!
想学开网店的同学可以在关注“电商校长”后,私信“开店”,领取拼多多运营思路图。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兼济天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94851.html